本文目录导读:
行业分类概述
行业分类是经济统计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将国民经济各部门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划分为若干个类别,行业分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和把握不同行业的经济特征、发展规律和竞争态势,全球范围内主要有以下几种行业分类体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行业分类体系
1、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
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体系以国民经济产业活动为基本分类单位,按照经济活动的性质和特征,将国民经济划分为20个门类、96个大类、432个中类和1094个小类,这种分类体系适用于国家统计、行业管理和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等方面。
2、国际标准行业分类(ISIC)
国际标准行业分类(International Standard Industrial Classification of All Economic Activities,简称ISIC)是由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制定的,适用于各国统计部门、政府机构和企业,ISIC将国民经济划分为20个部门、67个大类、150个中类和333个小类,这种分类体系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广泛的应用。
3、北美行业分类体系(NAICS)
北美行业分类体系(North American Industry Classification System,简称NAICS)是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国共同制定的一种行业分类体系,NAICS将国民经济划分为20个部门、112个大类、416个中类和921个小类,这种分类体系适用于三国统计部门、政府机构和企业。
4、欧洲行业分类体系(NACE)
欧洲行业分类体系(NACE Rev.2)是欧盟制定的行业分类体系,适用于欧洲各国统计部门、政府机构和企业,NACE Rev.2将国民经济划分为21个部门、54个大类、146个中类和361个小类,这种分类体系在欧洲范围内具有广泛的应用。
行业分类方法
1、按经济活动性质分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按经济活动性质分类是将国民经济各部门按照其生产、经营和服务的性质划分为不同的行业,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
2、按产业部门分类
按产业部门分类是将国民经济各部门按照其所属产业划分为不同的行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等。
3、按产业链分类
按产业链分类是将国民经济各部门按照其所属产业链的环节划分为不同的行业,上游产业、中游产业、下游产业等。
4、按地区分类
按地区分类是将国民经济各部门按照其地理分布划分为不同的行业,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等。
行业分类的意义
1、便于统计和分析
行业分类有助于统计部门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生产、经营和消费情况进行全面、准确的统计和分析。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促进产业政策制定
行业分类有助于政府制定和实施产业政策,引导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
3、便于企业经营管理
行业分类有助于企业了解自身所属行业的发展状况和竞争态势,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参考。
4、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
行业分类有助于各国统计部门、政府机构和企业之间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提高统计数据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行业分类是经济统计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具有多种分类体系和分类方法,了解和掌握行业分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和把握不同行业的经济特征、发展规律和竞争态势,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标签: #行业分类有几种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