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在我国经济、科技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数据已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确保数据安全,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相关立法工作,从多个维度对数据和数据安全进行了规范,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我国数据和数据安全立法的体现。
数据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是我国首部专门针对数据安全制定的法律,于2021年6月1日起施行,该法明确了数据安全的基本原则、数据分类分级、数据安全风险评估、数据安全保护义务、数据安全审查等制度,为我国数据安全治理提供了基本框架。
1、数据分类分级:将数据分为一般数据、重要数据、核心数据三个等级,根据数据等级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
2、数据安全风险评估:要求数据处理者对数据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并采取措施降低风险。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数据安全保护义务:明确数据处理者在数据收集、存储、处理、传输、删除等环节应承担的数据安全保护义务。
4、数据安全审查:对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等领域的跨境数据传输进行审查。
个人信息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于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是我国首部专门针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该法明确了个人信息处理原则、个人信息主体权利、个人信息处理规则、个人信息保护义务等制度。
1、个人信息处理原则:包括合法、正当、必要原则、最小化原则、公开透明原则、安全可控原则等。
2、个人信息主体权利:包括知情权、选择权、更正权、删除权、访问权、携带权、反对自动化决策权等。
3、个人信息处理规则:对个人信息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删除等环节进行了详细规定。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4、个人信息保护义务:明确数据处理者在个人信息处理过程中的保护义务,如告知义务、保护义务、告知义务等。
网络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于2017年6月1日起施行,是我国网络安全领域的基础性法律,该法明确了网络运营者、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网络用户等各方在网络安全中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1、网络运营者义务:要求网络运营者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保障网络安全,防止网络违法犯罪活动。
2、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义务:要求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提供安全、可靠的网络产品和服务,不得利用网络产品和服务从事违法犯罪活动。
3、网络用户义务:要求网络用户遵守网络安全法律法规,不得利用网络从事违法犯罪活动。
数据共享与开放立法
为促进数据共享与开放,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法规,如《国务院关于促进大数据发展的行动纲要》、《国务院关于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等,这些政策和法规明确了数据共享与开放的原则、机制、平台建设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数据共享原则:包括公平、自愿、互利、安全等原则。
2、数据共享机制:建立数据共享平台,规范数据共享流程,保障数据共享安全。
3、数据开放:鼓励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开放数据,推动数据资源开放共享。
我国数据和数据安全立法在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网络安全法、数据共享与开放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全面规范,为我国数据安全治理提供了有力保障,随着数据安全形势的变化,我国数据安全立法仍需不断完善,以适应新时代数据安全发展的需要。
标签: #有关数据和数据安全的立法主要体现在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