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在我国,信息系统灾难恢复工作至关重要,关乎国家安全、经济稳定和社会秩序,为了提高我国信息系统的抗风险能力,我国《重要信息系统灾难恢复指南》将灾难恢复分成了五级,分别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和五级,以下是关于我国信息系统灾难备份等级划分的详细解析。
一级灾难恢复
一级灾难恢复适用于国家级、国家级关键基础设施等重要信息系统,此类系统一旦发生灾难,将对国家安全、经济稳定和社会秩序产生严重影响,一级灾难恢复要求在灾难发生后,系统在最短时间内恢复至正常运行状态,确保国家关键基础设施的连续性。
1、备份策略:采用多地域、多备份中心的备份策略,确保备份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灾难响应:建立完善的灾难响应机制,包括应急预案、应急演练和应急通信等。
3、灾难恢复:采用最新的灾难恢复技术,实现快速、高效的数据恢复和系统重建。
二级灾难恢复
二级灾难恢复适用于省级、国家级关键基础设施等重要信息系统,此类系统在灾难发生时,虽然不会对国家安全产生严重影响,但会对经济稳定和社会秩序造成一定影响。
1、备份策略:采用多地域、多备份中心的备份策略,确保备份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2、灾难响应:建立完善的灾难响应机制,包括应急预案、应急演练和应急通信等。
3、灾难恢复:采用先进的灾难恢复技术,实现较快的数据恢复和系统重建。
三级灾难恢复
三级灾难恢复适用于地市级、国家级重要信息系统,此类系统在灾难发生时,不会对国家安全、经济稳定和社会秩序产生严重影响,但会对局部地区产生一定影响。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备份策略:采用地域备份中心的备份策略,确保备份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2、灾难响应:建立完善的灾难响应机制,包括应急预案、应急演练和应急通信等。
3、灾难恢复:采用常规的灾难恢复技术,实现较慢的数据恢复和系统重建。
四级灾难恢复
四级灾难恢复适用于县级、市级重要信息系统,此类系统在灾难发生时,不会对国家安全、经济稳定和社会秩序产生严重影响,但会对局部地区产生一定影响。
1、备份策略:采用单地域备份中心的备份策略,确保备份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2、灾难响应:建立基本的灾难响应机制,包括应急预案、应急演练和应急通信等。
3、灾难恢复:采用常规的灾难恢复技术,实现较慢的数据恢复和系统重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五级灾难恢复
五级灾难恢复适用于县级以下重要信息系统,此类系统在灾难发生时,不会对国家安全、经济稳定和社会秩序产生严重影响,但会对局部地区产生一定影响。
1、备份策略:采用单地域备份中心的备份策略,确保备份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2、灾难响应:建立基本的灾难响应机制,包括应急预案、应急演练和应急通信等。
3、灾难恢复:采用常规的灾难恢复技术,实现较慢的数据恢复和系统重建。
我国信息系统灾难备份等级划分旨在提高我国信息系统的抗风险能力,确保国家关键基础设施的连续性,各级灾难恢复策略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配置,实现分级保障,筑牢安全防线,在实际工作中,各级信息系统应按照相应的灾难恢复等级,加强备份、恢复和应急管理工作,确保在灾难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恢复系统运行,降低损失。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