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原理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
1、计算机网络中,所有的计算机都连接到一条通信传输线路上,在线路两端连有防止信号反射的装置,这种连接结构被称为( )
A. 总线型拓扑结构
B. 星型拓扑结构
C. 环型拓扑结构
D. 网状拓扑结构
2、在 OSI 参考模型中,负责建立、维护和断开网络连接的层是( )
A. 物理层
B. 数据链路层
C. 网络层
D. 传输层
3、以下哪个协议属于网络层协议( )
A. TCP
B. UDP
C. IP
D. HTTP
4、IP 地址 192.168.1.100 属于( )类地址。
A. A
B. B
C. C
D. D
5、子网掩码 255.255.255.0 对应的网络地址是( )
A. 192.168.1.0
B. 192.168.0.0
C. 192.0.0.0
D. 255.255.255.0
6、在 TCP/IP 协议簇中,UDP 协议是一种( )协议。
A. 面向连接的
B. 可靠的
C. 无连接的
D. 字节流传输
7、以下哪个端口号是 FTP 服务器使用的端口号( )
A. 21
B. 23
C. 25
D. 80
8、以下哪种网络设备可以隔离广播域( )
A. 集线器
B. 交换机
C. 路由器
D. 网桥
9、在以太网中,冲突域是指( )
A. 一个网段
B. 一个 VLAN
C. 一个广播域
D. 一个子网
10、以下哪种网络拓扑结构的可靠性最高( )
A. 总线型拓扑结构
B. 星型拓扑结构
C. 环型拓扑结构
D. 网状拓扑结构
11、以下哪个协议用于在网络中动态分配 IP 地址( )
A. DNS
B. DHCP
C. FTP
D. HTTP
12、在网络安全中,以下哪种攻击方式属于被动攻击( )
A. 拒绝服务攻击
B. 端口扫描
C. 数据篡改
D. 假冒
13、以下哪个加密算法属于对称加密算法( )
A. RSA
B. AES
C. ECC
D. DSA
14、在网络管理中,以下哪个协议用于网络设备的配置管理( )
A. SNMP
B. SMTP
C. FTP
D. HTTP
15、以下哪个是网络操作系统( )
A. Windows 7
B. Windows Server 2008
C. Linux
D. Unix
二、填空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分别是 、 、 和 。
2、OSI 参考模型的七层结构分别是 、 、 、 、 、 和 。
3、IP 地址由 位二进制数组成,分为 和 两部分。
4、TCP 协议提供 的服务,UDP 协议提供 的服务。
5、网络协议的三要素是 、 和 。
6、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有 、 、 、 和 。
7、在以太网中,数据帧的封装格式包括 和 两部分。
8、网络安全的威胁主要包括 、 、 、 和 。
9、常见的加密算法有 和 。
10、网络管理的主要功能包括 、 、 、 和 。
三、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30 分)
1、简述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功能。
2、简述 OSI 参考模型和 TCP/IP 参考模型的异同点。
3、简述 IP 地址的分类和子网掩码的作用。
四、综合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
1、某公司有一个局域网,其网络拓扑结构如下图所示,请根据该拓扑结构,回答以下问题:
(1)该局域网中共有多少个网段?
(2)该局域网中共有多少台主机?
(3)该局域网中采用的是什么网络拓扑结构?
(4)该局域网中使用的是什么传输介质?
2、某公司的网络管理员需要为公司的网络分配 IP 地址,公司共有 10 个部门,每个部门大约有 20 台计算机,请根据该需求,回答以下问题:
(1)该公司需要多少个 IP 地址?
(2)该公司应该采用什么类型的 IP 地址?
(3)该公司应该如何划分子网?
(4)请写出每个子网的网络地址、子网掩码和可用 IP 地址范围。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C
3、C
4、C
5、A
6、C
7、A
8、C
9、A
10、D
11、B
12、B
13、B
14、A
15、B
二、填空题
1、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阶段、计算机网络阶段、网络互联阶段、高速计算机网络阶段
2、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3、32、网络号、主机号
4、可靠、不可靠
5、语法、语义、时序
6、总线型拓扑结构、星型拓扑结构、环型拓扑结构、网状拓扑结构、树形拓扑结构
7、以太网帧头、以太网帧尾
8、人为的无意失误、人为的恶意攻击、网络软件的漏洞和“后门”、“病毒”的攻击、“黑客”的攻击
9、对称加密算法、非对称加密算法
10、故障管理、计费管理、配置管理、性能管理、安全管理
三、简答题
1、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资源共享:包括硬件资源、软件资源和数据资源的共享。
(2)数据通信:实现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输和交换。
(3)提高可靠性:通过网络中的冗余技术和备份机制,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容错性。
(4)分布式处理:将任务分配到网络中的不同计算机上进行处理,提高系统的处理能力和效率。
(5)负载均衡:通过网络中的负载均衡技术,将网络中的负载均匀地分配到不同的计算机上,提高系统的性能和效率。
2、OSI 参考模型和 TCP/IP 参考模型的异同点如下:
(1)相同点:
- 都是分层的体系结构。
- 都定义了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等主要层次。
- 都采用了协议栈的概念。
(2)不同点:
- OSI 参考模型是先有模型后有协议,而 TCP/IP 参考模型是先有协议后有模型。
- OSI 参考模型的层次划分比较复杂,而 TCP/IP 参考模型的层次划分比较简单。
- OSI 参考模型的网络层定义了三种服务原语,而 TCP/IP 参考模型的网络层只定义了一种服务原语。
- OSI 参考模型的传输层定义了两种协议,即面向连接的传输控制协议(TCP)和无连接的用户数据报协议(UDP),而 TCP/IP 参考模型的传输层只定义了一种协议,即 TCP。
3、IP 地址由 32 位二进制数组成,分为网络号和主机号两部分,网络号用于标识网络,主机号用于标识网络中的主机。
子网掩码的作用是用来区分网络号和主机号的,子网掩码是一个 32 位的二进制数,它的每一位与 IP 地址的对应位进行逻辑与运算,得到的结果就是网络地址。
四、综合题
1、(1)该局域网中共有 3 个网段。
(2)该局域网中共有 254 台主机。
(3)该局域网中采用的是星型拓扑结构。
(4)该局域网中使用的是双绞线作为传输介质。
2、(1)该公司需要 200 个 IP 地址。
(2)该公司应该采用 C 类 IP 地址。
(3)该公司应该将 C 类 IP 地址划分为 10 个子网,每个子网有 25 台主机。
(4)每个子网的网络地址、子网掩码和可用 IP 地址范围如下:
- 子网 1:网络地址为 192.168.1.0,子网掩码为 255.255.255.224,可用 IP 地址范围为 192.168.1.1 到 192.168.1.30。
- 子网 2:网络地址为 192.168.1.32,子网掩码为 255.255.255.224,可用 IP 地址范围为 192.168.1.33 到 192.168.1.62。
- 子网 3:网络地址为 192.168.1.64,子网掩码为 255.255.255.224,可用 IP 地址范围为 192.168.1.65 到 192.168.1.94。
- 子网 4:网络地址为 192.168.1.96,子网掩码为 255.255.255.224,可用 IP 地址范围为 192.168.1.97 到 192.168.1.126。
- 子网 5:网络地址为 192.168.1.128,子网掩码为 255.255.255.224,可用 IP 地址范围为 192.168.1.129 到 192.168.1.158。
- 子网 6:网络地址为 192.168.1.160,子网掩码为 255.255.255.224,可用 IP 地址范围为 192.168.1.161 到 192.168.1.190。
- 子网 7:网络地址为 192.168.1.192,子网掩码为 255.255.255.224,可用 IP 地址范围为 192.168.1.193 到 192.168.1.222。
- 子网 8:网络地址为 192.168.1.224,子网掩码为 255.255.255.224,可用 IP 地址范围为 192.168.1.225 到 192.168.1.254。
- 子网 9:网络地址为 192.168.1.255,子网掩码为 255.255.255.224,可用 IP 地址范围为 192.168.1.255。
- 子网 10:网络地址为 192.168.2.0,子网掩码为 255.255.255.224,可用 IP 地址范围为 192.168.2.1 到 192.168.2.30。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