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需求量不断攀升,资源综合利用已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企业进行资源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国家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作为一项重要制度,对于推动资源综合利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国家资源综合利用政策背景、认定管理办法内容、实践探索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国家资源综合利用政策背景
1、资源环境约束加剧
近年来,我国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问题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缓解这一矛盾,国家高度重视资源综合利用,将其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政策导向明确
为推动资源综合利用,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等,这些政策明确提出了资源综合利用的目标、任务和措施,为认定管理办法的制定提供了政策依据。
1、认定范围
国家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适用于从事资源综合利用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认定范围包括: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再生资源回收与利用、余热余压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等方面。
2、认定条件
(1)企业具备一定的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
(2)企业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环保政策和循环经济发展要求;
(3)企业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4)企业具备健全的资源综合利用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
3、认定程序
(1)企业自愿申请;
(2)省级以上资源综合利用管理部门对企业申请材料进行审核;
(3)审核合格的企业,由省级以上资源综合利用管理部门颁发认定证书。
4、认定证书有效期
认定证书有效期为5年,企业需在有效期届满前3个月向认定管理部门提出延期申请,经审核合格后,认定证书有效期可延长5年。
实践探索
1、政策效果显著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自国家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实施以来,我国资源综合利用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2019年全国资源综合利用产值达到2.5万亿元,同比增长10%。
2、企业积极性提高
认定管理办法的实施,激发了企业参与资源综合利用的积极性,许多企业加大了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发投入,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
3、区域发展不平衡
尽管国家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仍然存在,部分地区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数量较少,发展相对滞后。
国家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作为一项重要制度,对于推动资源综合利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应进一步完善认定管理办法,提高政策实施效果,推动我国资源综合利用事业迈向更高水平。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