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挖掘课程大纲》
一、课程简介
数据挖掘是一门涉及到数据库、统计学、机器学习等多领域知识的交叉学科,它旨在从大量的数据中发现隐藏的模式、关系和知识,为企业决策提供支持,本课程将介绍数据挖掘的基本概念、技术和方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帮助学生掌握数据挖掘的技能,提高学生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二、课程目标
1、使学生了解数据挖掘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让学生掌握数据挖掘的基本技术和方法,包括数据预处理、分类、聚类、关联规则挖掘等。
3、培养学生运用数据挖掘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4、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鼓励学生在数据挖掘领域进行探索和创新。
三、课程内容
1、数据挖掘概述
- 数据挖掘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 数据挖掘的应用领域和挑战。
- 数据挖掘的基本流程和方法。
2、数据预处理
- 数据清洗:处理缺失值、异常值和重复数据。
- 数据集成:将多个数据源的数据集成到一起。
- 数据变换:对数据进行标准化、规范化和离散化等变换。
- 数据归约:减少数据量,提高数据挖掘的效率。
3、分类算法
- 决策树算法:ID3、C4.5 和 CART 算法。
- 朴素贝叶斯算法。
- 支持向量机算法。
- 神经网络算法。
4、聚类算法
- K-Means 聚类算法。
- 层次聚类算法。
- 密度聚类算法。
- 模糊聚类算法。
5、关联规则挖掘
- Apriori 算法。
- FP-Growth 算法。
- 关联规则的评价指标。
6、数据挖掘项目实践
- 数据挖掘项目的选择和需求分析。
- 数据挖掘模型的建立和评估。
- 数据挖掘结果的解释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
1、课堂讲授:讲解数据挖掘的基本概念、技术和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据挖掘的技能。
2、实践教学:安排学生进行实际项目实践,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3、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想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
4、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帮助学生了解数据挖掘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和价值,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考核方式
1、平时作业:布置一定量的平时作业,要求学生按时完成,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课堂表现: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包括出勤情况、参与度、表现等,以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3、项目实践:要求学生完成一个数据挖掘项目实践,以检验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4、期末考试:进行一次期末考试,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综合应用能力。
六、教材及参考资料
1、教材:《数据挖掘导论》,[美] 杰弗里·希尔顿(Jeffrey Heaton)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 年。
2、参考资料:
- 《数据挖掘概念与技术》,[美] 贾恩·帕特尔(Jian Pei)、迈克尔·J·斯皮尔斯(Michael J. Smyth)、乌尔斯·伦茨(Urs Lenz)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 年。
- 《数据挖掘实用教程》,[美] 丹尼尔·J·拉赫曼(Daniel J. Larose)著,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 年。
- 《数据挖掘:概念与算法》,[美] 杰弗里·希尔顿(Jeffrey Heaton)著,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 年。
七、注意事项
1、学生应按时完成平时作业和项目实践,如有特殊情况应提前请假。
2、学生在课堂上应积极参与讨论和互动,遵守课堂纪律。
3、学生在项目实践中应认真对待,注重团队合作和创新思维。
4、学生应认真复习,做好期末考试的准备。
是一个完整的数据挖掘课程大纲,具体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