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实施方案背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犯罪率逐年上升,社区矫正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为切实加强社区矫正队伍建设,提高社区矫正工作水平,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和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以加强社区矫正队伍建设为核心,以提升社区矫正工作质量为目标,全面提高社区矫正队伍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执法水平,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出积极贡献。
组织架构
(一)成立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组成人员:由市、县(区)两级司法行政机关、公安、民政、财政等部门负责人组成。
2、职责:负责社区矫正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估。
(二)设立社区矫正办公室
1、组成人员:由市、县(区)两级司法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组成。
2、职责:负责社区矫正工作的日常管理、业务指导和信息报送。
(三)建立社区矫正工作站
1、组成人员:由市、县(区)两级司法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和社区干部组成。
2、职责:负责社区矫正对象的管理、教育、帮扶和监督。
队伍建设
(一)加强政治建设
1、强化党性教育,提高社区矫正队伍的政治觉悟和思想境界。
2、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加强党员队伍建设。
(二)强化业务培训
1、定期组织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参加业务培训,提高业务能力和执法水平。
2、开展社区矫正案例研讨,提高工作人员的实战能力。
(三)优化人员结构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选拔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责任心强的优秀人才充实社区矫正队伍。
2、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鼓励工作人员参加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
(四)加强纪律作风建设
1、严格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廉洁自律教育。
2、强化执法监督,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
工作措施
(一)严格社区矫正对象管理
1、建立健全社区矫正对象档案,实行一人一档管理。
2、定期开展社区矫正对象走访、谈话和评估,掌握其思想动态和现实表现。
(二)加强社区矫正对象教育
1、开展法治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疏导,提高社区矫正对象的法律意识、道德水平和心理素质。
2、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就业指导和创业帮扶,帮助其回归社会。
(三)强化社区矫正对象监督
1、实行社区矫正对象外出请假制度,加强对外出活动的监管。
2、加强对社区矫正对象日常活动的监督检查,防止其重新违法犯罪。
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高度重视社区矫正工作,将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加大经费投入
各级财政部门要加大对社区矫正工作的经费投入,保障社区矫正工作顺利开展。
(三)加强宣传引导
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渠道,广泛宣传社区矫正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实施进度
(一)第一阶段(2023年1月-3月):制定实施方案,成立工作机构,开展业务培训。
(二)第二阶段(2023年4月-6月):建立健全社区矫正工作机制,开展社区矫正对象管理工作。
(三)第三阶段(2023年7月-9月):加强社区矫正对象教育、帮扶和监督,提高社区矫正工作水平。
(四)第四阶段(2023年10月-12月):总结经验,巩固成果,推进社区矫正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治化。
(一)定期对社区矫正工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不断改进工作方法。
(二)对在社区矫正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优秀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通过本实施方案的实施,力争在短时间内建立起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社区矫正队伍,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出积极贡献。
标签: #社区矫正队建制实施方案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