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已成为企业、政府、科研机构等各个领域的重要资源,数据可以分为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两大类,在庞大的数据海洋中,结构化数据与非结构化数据各占多少比例呢?本文将为您揭开这个谜团。
结构化数据与非结构化数据的定义
1、结构化数据
结构化数据是指具有固定格式、能够用二维表格结构表示的数据,这类数据通常存储在数据库中,如关系型数据库(如MySQL、Oracle等)和非关系型数据库(如MongoDB、Cassandra等)。
2、非结构化数据
非结构化数据是指没有固定格式、无法用二维表格结构表示的数据,这类数据包括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它们通常以文件形式存储在文件系统中。
结构化数据与非结构化数据的占比
1、数据占比趋势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的统计,全球数据量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从2005年到2020年,全球数据量预计将增长近10倍,在这庞大的数据量中,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的占比如何呢?
据IDC预测,到2025年,全球数据量将达到160ZB(ZB表示Zettabyte,即10的21次方字节),在这160ZB的数据中,结构化数据占比约为10%,非结构化数据占比约为90%。
2、数据占比原因
(1)结构化数据占比低的原因
结构化数据占比低的主要原因是其获取和处理的难度,相比于非结构化数据,结构化数据需要经过人工或半人工的方式采集、整理、清洗和存储,结构化数据的应用场景相对较少,如企业内部管理系统、财务系统等。
(2)非结构化数据占比高的原因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非结构化数据占比高的主要原因是其来源广泛、获取成本低,随着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非结构化数据的来源越来越多,如社交媒体、传感器、摄像头等,非结构化数据的处理技术(如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等)也在不断进步,使得非结构化数据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广泛。
在数据海洋中,结构化数据与非结构化数据的占比约为1:9,随着非结构化数据的持续增长,未来这一比例可能会进一步扩大,在数据管理、分析和应用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非结构化数据的处理和利用,以充分发挥其价值。
了解结构化数据与非结构化数据的占比,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数据发展趋势,为企业、政府、科研机构等提供有益的参考,在未来的数据时代,我们应关注非结构化数据的发展,努力挖掘其价值,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标签: #结构化数据与非结构化数据的占比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