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已成为国家战略资源,数据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为了规范数据管理,提高数据质量,我国于2015年正式提出了数据管理标准体系,本文将回顾我国数据管理标准体系的构建历程,分析其重要意义,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数据管理标准体系提出的背景
1、国际背景
在全球范围内,数据管理已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许多发达国家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加强数据管理,提升国家治理能力,我国在数据管理方面相对滞后,亟需构建一套完整的数据管理标准体系。
2、国内背景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不断涌现,数据资源日益丰富,数据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如数据质量不高、数据共享困难、数据安全风险等,为解决这些问题,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数据管理,明确提出构建数据管理标准体系。
数据管理标准体系构建历程
1、政策制定阶段(2015年)
201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大数据发展的行动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强数据资源管理,建立健全数据管理标准体系”,此后,我国数据管理标准体系构建工作全面启动。
2、标准制定阶段(2015-2018年)
在政策指导下,我国各部门、行业协会和企业积极参与数据管理标准制定,期间,发布了《数据管理术语》、《数据质量管理规范》、《数据共享交换服务接口规范》等一系列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3、标准实施阶段(2018年至今)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数据管理标准体系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各行业纷纷按照标准要求开展数据管理工作,数据质量得到提高,数据共享和交换更加便捷,数据安全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数据管理标准体系的重要意义
1、提高数据质量
数据管理标准体系规范了数据采集、存储、处理、交换等环节,有助于提高数据质量,为政府决策和企业经营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2、促进数据共享
数据管理标准体系明确了数据共享的原则和流程,推动了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之间的数据共享,降低了数据获取成本。
3、强化数据安全
数据管理标准体系强化了数据安全管理制度,提高了数据安全防护能力,保障了国家信息安全。
4、提升国家治理能力
数据管理标准体系的构建有助于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数据管理标准体系未来展望
1、完善标准体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我国将继续完善数据管理标准体系,推动标准与国际接轨,提高标准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2、加强标准实施
加强数据管理标准体系实施力度,推动各部门、行业和企业按照标准要求开展数据管理工作,确保标准落到实处。
3、提高数据管理水平
加大数据管理人才培养力度,提高数据管理水平,为我国数据管理事业提供人才保障。
4、推动数据产业发展
以数据管理标准体系为基础,推动数据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助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我国数据管理标准体系构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我国数据管理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完善标准体系,提高数据管理水平,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标签: #数据管理标准体系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