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为保障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稳定运行,我国《网络安全法》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提出了明确的法律要求,本文将结合《网络安全法》的相关规定,探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应当履行的法定义务与责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的法定义务
1、保障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稳定运行
根据《网络安全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应当采取必要措施,保障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稳定运行,具体措施包括:
(1)建立健全网络安全管理制度,明确网络安全责任;
(2)定期开展网络安全风险评估,制定应急预案;
(3)加强网络安全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置网络安全事件;
(4)对员工进行网络安全培训,提高网络安全意识。
2、提供网络安全服务
《网络安全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应当为用户提供安全、稳定、高效的网络服务,具体要求如下:
(1)提供网络安全防护措施,确保用户数据安全;
(2)合理配置网络安全资源,提高网络安全性能;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及时修复网络安全漏洞,降低安全风险;
(4)对用户投诉进行及时处理,保障用户合法权益。
3、配合网络安全监督管理
《网络安全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应当配合网络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工作,具体要求如下:
(1)接受网络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
(2)如实提供网络安全相关资料;
(3)协助网络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调查网络安全事件;
(4)执行网络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行政处罚决定。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的法律责任
1、违反《网络安全法》的法律责任
《网络安全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有关主管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或者情节严重的,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并可以责令暂停相关业务、停业整顿、吊销相关业务许可证或者吊销营业执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未建立健全网络安全管理制度的;
(2)未开展网络安全风险评估的;
(3)未及时修复网络安全漏洞的;
(4)未配合网络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工作的。
2、网络安全事件的法律责任
《网络安全法》第六十三条规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发生网络安全事件,未按照规定履行报告、通报、调查、处理等义务的,由有关主管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或者情节严重的,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并可以责令暂停相关业务、停业整顿、吊销相关业务许可证或者吊销营业执照。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在保障网络安全方面肩负着重要责任,根据《网络安全法》的相关规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应当履行法定义务,加强网络安全管理,为用户提供安全、稳定、高效的网络服务,对于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将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