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合规审查日益受到重视,合规审查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对涉及法律法规、政策规范、行业标准等方面进行全面审查,确保企业行为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防范法律风险,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合规审查的依据究竟是什么呢?本文将从法律、政策、规范三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法律依据
1、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宪法规定了国家的基本制度、根本任务和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是企业合规审查的首要依据。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法律: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规范性文件,具有强制力,企业合规审查应当以现行有效法律为依据,包括但不限于公司法、合同法、劳动法、税法、环境保护法等。
3、行政法规:行政法规是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如《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等。
4、地方性法规:地方性法规是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5、部门规章:部门规章是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根据法律和国务院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6、司法解释:司法解释是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对法律的具体应用问题所作的解释,对企业合规审查具有指导意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政策依据
1、国家政策:国家政策是国家对某一时期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发展的总体要求和指导方针,如《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企业家精神的意见》等。
2、行业政策:行业政策是国家对某一行业发展的具体要求,如《关于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等。
3、地方政策:地方政策是地方政府根据国家政策和本地实际情况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如《关于支持企业创新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等。
规范依据
1、行业标准:行业标准是某一行业内部制定的技术规范、管理规范、服务规范等,如《建筑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评级办法》等。
2、企业内部规章制度:企业内部规章制度是企业内部管理的规范性文件,如《员工手册》、《财务管理制度》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国际规范:国际规范是指国际组织、跨国公司等制定的技术标准、管理标准、服务标准等,如ISO系列标准等。
合规审查的依据主要包括法律、政策、规范三个方面,企业在进行合规审查时,应当全面、准确地把握这些依据,确保企业行为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防范法律风险,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企业还应关注法律法规、政策规范、行业标准的动态变化,及时调整合规审查策略,确保合规工作的有效性。
标签: #合规审查的依据是什么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