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为加强实验室保密工作,保障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验室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定,本规定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我国境内各类实验室,包括但不限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业等。
保密工作原则
1、依法保密:严格遵守国家有关保密法律法规,确保实验室保密工作合法、合规。
2、综合管理:实验室保密工作实行综合管理,包括人员管理、技术管理、设施设备管理、信息安全管理等。
3、逐级负责:实验室保密工作实行逐级负责制,各级负责人对本单位保密工作全面负责。
4、预防为主:实验室保密工作坚持以预防为主,加强日常管理,提高保密意识。
1、人员管理
(1)实验室应建立健全保密工作责任制,明确保密责任人。
(2)对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保密教育培训,提高保密意识。
(3)对涉及国家秘密的岗位人员进行严格审查,确保其具备保密资格。
(4)对实验室工作人员的保密承诺进行审查,确保其履行保密义务。
2、技术管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实验室应建立健全技术保密制度,明确技术保密范围、保密措施和保密责任。
(2)对涉及国家秘密的技术资料、设备等进行严格管理,确保其安全。
(3)对实验室的技术研发、试验、检测等活动进行保密审查,防止技术泄露。
3、设施设备管理
(1)实验室应建立健全设施设备保密制度,明确设施设备保密范围、保密措施和保密责任。
(2)对涉及国家秘密的设施设备进行严格管理,确保其安全。
(3)对实验室的实验室建筑、设备、仪器等进行保密审查,防止设施设备泄露。
4、信息安全管理
(1)实验室应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明确信息安全范围、信息安全措施和信息安全责任。
(2)对实验室的信息系统、网络设备等进行严格管理,确保其安全。
(3)对实验室的信息数据、网络传输等进行保密审查,防止信息安全泄露。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保密工作措施
1、建立健全保密制度:实验室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保密制度,明确保密范围、保密措施和保密责任。
2、加强宣传教育:实验室应定期开展保密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的保密意识。
3、严格审查制度:实验室应加强对实验室工作人员、技术、设施设备、信息等方面的审查,确保保密工作落到实处。
4、保密检查:实验室应定期开展保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保密工作取得实效。
5、违规处理:实验室应依法对违反保密规定的行为进行查处,严肃处理违规人员。
附则
1、本规定由实验室保密工作领导机构负责解释。
2、本规定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原有规定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以本规定为准。
通过以上对《实验室保密管理规定(2023版)》的详细解读,希望各实验室能够充分认识到保密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加强实验室保密工作,为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标签: #实验室保密管理规定最新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