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泰坦尼克号事件是人类历史上最为著名的海难之一,1912年4月14日,这艘被誉为“永不沉没”的巨轮在北大西洋撞上冰山后沉没,造成1500多人丧生,关于这场海难的研究,历来备受关注,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泰坦尼克号数据集,运用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方法,探究影响乘客生存率的因素,为类似灾难的预防和应对提供有益的参考。
数据集分析
泰坦尼克号数据集包含了关于乘客的年龄、性别、船票等级、家庭关系、是否支付全额船票等特征,以及乘客的生存状态,以下是对数据集的简要分析:
1、数据量:数据集共有712个样本,其中生存乘客和遇难乘客各占一半。
2、特征分析:数据集中共有11个特征,其中3个为类别型特征(船票等级、家庭关系、是否支付全额船票),8个为数值型特征(年龄、性别、船票等级、家庭关系、是否支付全额船票、兄弟姐妹/配偶数、父母/孩子数、舱位等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缺失值处理:数据集中存在少量缺失值,采用均值、中位数等方法进行填充。
4、数据预处理:对数值型特征进行标准化处理,以提高模型性能。
模型构建
本文采用机器学习方法构建模型,对影响乘客生存率的因素进行探究,以下为模型构建步骤:
1、数据集划分:将数据集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比例为8:2。
2、特征选择:采用信息增益、卡方检验等方法进行特征选择,筛选出对生存率影响较大的特征。
3、模型训练:采用决策树、支持向量机、神经网络等算法进行模型训练。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4、模型评估:采用准确率、召回率、F1值等指标对模型进行评估。
结果分析
通过对泰坦尼克号数据集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年龄:年龄与生存率呈负相关,即年龄越大,生存率越低。
2、性别:女性乘客的生存率明显高于男性乘客。
3、船票等级:一等舱乘客的生存率明显高于三等舱乘客。
4、家庭关系:与家人同行的乘客生存率较高。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5、是否支付全额船票:支付全额船票的乘客生存率较高。
6、兄弟姐妹/配偶数、父母/孩子数、舱位等级等因素对生存率也有一定影响。
本文通过对泰坦尼克号数据集的分析,运用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方法,探究了影响乘客生存率的因素,研究发现,年龄、性别、船票等级、家庭关系等因素对生存率有显著影响,这为类似灾难的预防和应对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本文的研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数据量有限、模型选择等,未来可进一步扩大数据规模,采用更先进的模型和方法,以提高研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泰坦尼克号事件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在追求科技进步的同时,要时刻关注人类生命的价值,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预防灾难,保护人类生命安全。
标签: #泰坦尼克号数据集分析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