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确保企业信息数据的安全与完整,防止数据丢失、损坏或泄露,提高企业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特制定本规范。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第二条 本规范适用于企业内部所有涉及信息数据备份与恢复的相关活动,包括但不限于数据备份策略、备份介质、备份流程、恢复流程等。
第三条 企业应建立健全信息数据备份与恢复管理体系,明确各部门职责,确保数据备份与恢复工作的有效实施。
第二章 备份策略
第四条 企业应根据业务需求、数据重要性、法律法规要求等因素,制定合理的备份策略。
第五条 备份策略应包括以下内容:
1、备份类型:全备份、增量备份、差异备份等;
2、备份频率:根据数据变更频率确定,如每日、每周、每月等;
3、备份时间:避开业务高峰时段,确保备份操作不影响正常业务;
4、备份介质:硬盘、磁带、光盘、云存储等,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5、备份存储位置:异地存储,确保数据安全。
第六条 企业应定期对备份策略进行评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确保备份策略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第三章 备份流程
第七条 备份流程应包括以下步骤:
1、数据识别:确定需要备份的数据范围,包括系统数据、业务数据、用户数据等;
2、备份操作:按照备份策略进行数据备份,确保数据完整性和一致性;
3、备份验证:对备份数据进行验证,确保备份数据的可用性;
4、备份存储:将备份数据存储到指定位置,确保备份数据的安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5、备份归档:对备份数据进行归档,方便后续查询和恢复。
第四章 恢复流程
第八条 恢复流程应包括以下步骤:
1、恢复请求:发现数据丢失或损坏时,提出恢复请求;
2、恢复准备:根据恢复请求,准备恢复所需的备份数据;
3、恢复操作:按照恢复策略进行数据恢复,确保恢复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4、恢复验证:对恢复数据进行验证,确保恢复数据的可用性;
5、恢复归档:将恢复数据归档,以便后续审计和备查。
第五章 备份介质与存储
第九条 备份介质应满足以下要求:
1、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具有足够的存储容量;
3、具有较强的安全性,防止数据泄露;
4、具有良好的兼容性,方便数据恢复。
第十条 备份存储应满足以下要求:
1、具有良好的安全性,防止数据丢失或损坏;
2、具有良好的可靠性,确保数据长期保存;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满足未来数据存储需求;
4、具有良好的管理性,方便数据备份与恢复操作。
第六章 监督与考核
第十一条 企业应定期对数据备份与恢复工作进行监督,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第十二条 企业应建立考核机制,对数据备份与恢复工作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1、备份策略的制定与实施;
2、备份流程的执行;
3、恢复流程的执行;
4、备份介质与存储的管理。
第十三条 对未按照本规范执行数据备份与恢复工作的部门或个人,企业应予以通报批评,并采取相应措施。
第七章 附则
第十四条 本规范由企业信息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第十五条 本规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有相关规定与本规范不符的,以本规范为准。
第十六条 企业可根据本规范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报企业领导批准后执行。
标签: #信息数据备份管理制度最新版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