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数据已经成为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为规范网络数据管理,保护个人信息权益,促进数据资源合理利用,我国制定了《网络数据法》及其实施条例,本文将全面解析《网络数据法实施条例》全文,以期为广大读者提供参考。
1、适用范围
《网络数据法实施条例》适用于在我国境内开展网络数据活动的网络运营者、数据处理者和数据主体,网络数据包括个人信息、非个人信息以及数据产品。
2、数据分类
根据数据敏感程度和影响范围,网络数据分为以下四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个人信息:指与特定自然人相关联的数据,如姓名、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等。
(2)重要个人信息:指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等领域的个人信息。
(3)敏感个人信息:指涉及个人隐私、宗教信仰、健康状况等领域的个人信息。
(4)非个人信息:指不涉及个人信息的其他数据。
3、数据收集与处理
(1)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网络运营者在收集、处理数据时,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不得超出业务需求收集个人信息。
(2)告知与同意:网络运营者在收集个人信息前,应当向数据主体明示收集目的、方式、范围等,并取得数据主体的同意。
(3)数据安全:网络运营者应当采取必要的技术和管理措施,确保数据安全,防止数据泄露、篡改、损毁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4、数据跨境传输
(1)原则:网络运营者在跨境传输数据时,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并确保数据安全。
(2)备案:网络运营者应当将跨境传输数据的个人信息、重要个人信息和敏感个人信息向国家网信部门备案。
(3)限制:国家网信部门可以根据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对跨境传输数据进行限制。
5、数据主体权利
(1)知情权:数据主体有权了解其个人信息被收集、使用、存储、处理、传输等情况。
(2)访问权:数据主体有权查阅、复制其个人信息。
(3)更正权:数据主体有权要求网络运营者更正其个人信息。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4)删除权:数据主体有权要求网络运营者删除其个人信息。
(5)异议权:数据主体有权对网络运营者的数据处理行为提出异议。
6、监督与处罚
(1)监督检查:国家网信部门依法对网络数据活动进行监督检查。
(2)处罚:网络运营者违反《网络数据法实施条例》的,依法给予警告、罚款、责令改正等处罚。
《网络数据法实施条例》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网络数据管理迈入法治化轨道,网络运营者、数据处理者和数据主体应严格遵守《网络数据法实施条例》的相关规定,共同维护网络数据安全,促进数据资源合理利用,国家网信部门应加强监督检查,确保《网络数据法实施条例》的有效实施。
标签: #网络数据法法实施条例全文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