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编程基础
1、赋值运算符:a = b
,表示将b的值赋给a。
2、条件运算符:a ? b : c
,当条件a为真时,返回b的值,否则返回c的值。
3、循环结构: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for循环:for (初始化; 条件; 迭代)
,执行初始化操作,然后判断条件是否成立,如果成立则执行循环体,否则退出循环。
(2)while循环:while (条件)
,当条件成立时,执行循环体,否则退出循环。
(3)do-while循环:do { 循环体 } while (条件)
,首先执行循环体,然后判断条件是否成立,如果成立则继续执行循环体,否则退出循环。
4、数组操作:
(1)数组定义:type arrayName[size]
,其中type为数据类型,arrayName为数组名,size为数组长度。
(2)数组访问:arrayName[index]
,其中index为数组的索引,从0开始。
(3)数组遍历:for (int i = 0; i < size; i++)
,遍历数组中的每个元素。
数据结构与算法
1、链表:
(1)单向链表:由节点组成,每个节点包含数据和指向下一个节点的指针。
(2)双向链表:由节点组成,每个节点包含数据和指向前一个、后一个节点的指针。
(3)循环链表:最后一个节点的指针指向第一个节点,形成一个环。
2、栈:
(1)栈是一种后进先出(LIFO)的数据结构。
(2)栈操作:入栈(push)、出栈(pop)、查看栈顶元素(peek)。
3、队列:
(1)队列是一种先进先出(FIFO)的数据结构。
(2)队列操作:入队(enqueue)、出队(dequeue)、查看队首元素(front)。
4、排序算法:
(1)冒泡排序:比较相邻元素,如果逆序则交换,重复此过程,直到排序完成。
(2)选择排序:每次选择最小(或最大)元素放到序列的起始位置。
(3)插入排序:将一个元素插入到已排序序列中,直到整个序列排序完成。
(4)快速排序:通过一趟排序将待排序序列分为独立的两部分,其中一部分的所有数据都比另一部分的所有数据要小,然后再按此方法对这两部分数据分别进行快速排序。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5、查找算法:
(1)顺序查找:从数组的第一个元素开始,依次与给定值比较,直到找到或遍历完整个数组。
(2)二分查找:在有序数组中,每次将查找区间分成两半,根据中间元素与给定值的比较结果,缩小查找范围。
数学与计算
1、欧拉公式:e^(iπ) + 1 = 0
,其中e为自然对数的底数,i为虚数单位。
2、复数乘法:(a + bi)(c + di) = (ac - bd) + (ad + bc)i
。
3、矩阵运算:
(1)矩阵乘法:两个矩阵相乘,结果矩阵的元素为对应行与列元素乘积之和。
(2)矩阵求逆:计算矩阵的逆矩阵,使得矩阵与其逆矩阵相乘等于单位矩阵。
4、线性方程组:
(1)高斯消元法:通过行变换将方程组化为阶梯形式,然后求解未知数。
(2)克拉默法则:利用行列式求解线性方程组的唯一解。
5、图论:
(1)图的遍历:深度优先搜索(DFS)和广度优先搜索(BFS)。
(2)最小生成树:普里姆算法和克鲁斯卡尔算法。
网络与通信
1、网络协议:
(1)TCP/IP: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是互联网的基础协议。
(2)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用于网页数据的传输。
(3)HTTPS:安全超文本传输协议,基于HTTP,增加了数据加密传输。
2、网络拓扑结构:
(1)星型拓扑:所有节点都连接到一个中心节点。
(2)环型拓扑:节点按环形顺序连接。
(3)总线拓扑:所有节点都连接到一条总线。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网络传输方式:
(1)串行传输:数据按位顺序传输。
(2)并行传输:数据同时传输多位。
4、网络编码:
(1)哈希编码:将数据映射到固定长度的二进制序列。
(2)校验和编码:计算数据的校验和,用于检测数据传输过程中的错误。
数据库与数据挖掘
1、关系型数据库:
(1)SQL:结构化查询语言,用于数据库的查询、更新、删除等操作。
(2)索引:提高查询效率的数据结构。
(3)视图:基于一个或多个表创建的虚拟表。
2、非关系型数据库:
(1)NoSQL:非关系型数据库,如MongoDB、Redis等。
(2)文档型数据库:以文档形式存储数据,如JSON、XML等。
(3)键值对数据库:以键值对形式存储数据。
3、数据挖掘:
(1)关联规则挖掘:发现数据项之间的关联关系。
(2)聚类分析:将数据项分为若干个类别。
(3)分类与预测:根据已有数据预测新数据。
通过以上解析,我们可以看到计算机科学领域涵盖了众多公式和算法,这些公式和算法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掌握这些公式和算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
标签: #常用计算机公式大全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