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数据安全法概述
《数据安全法》是我国首部专门针对数据安全的法律,于2021年6月10日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表决通过,自2021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该法旨在规范数据处理活动,保障数据安全,促进数据开发利用,保护个人、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
1、数据安全原则
《数据安全法》明确了数据安全的基本原则,包括: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依法依规、安全可控;
(2)权责一致、权利保护;
(3)风险预防、综合施策;
(4)协同治理、创新驱动。
2、数据分类分级
根据数据安全法,数据分为一般数据、重要数据和核心数据三个等级,分别对应不同的安全保护要求。
(1)一般数据:指不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利益、个人隐私的数据;
(2)重要数据:指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利益、个人隐私,但未达到核心数据等级的数据;
(3)核心数据:指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利益、个人隐私,对国家安全、公共利益、个人隐私具有重要影响的数据。
3、数据安全保护义务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数据处理者应当建立健全数据安全管理制度,明确数据安全保护责任人,采取技术和管理措施保障数据安全;
(2)数据处理者应当对数据安全事件进行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并及时报告相关主管部门;
(3)数据处理者应当依法处理个人信息,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存储、删除个人信息。
4、数据安全监管
(1)国务院有关部门依照职责分工,负责数据安全工作的监督管理;
(2)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依照职责分工,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数据安全工作的监督管理;
(3)鼓励、支持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组织制定数据安全行业规范,提高数据处理者的数据安全意识和能力。
5、数据安全事件应对
(1)数据处理者应当建立健全数据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2)发生数据安全事件时,数据处理者应当立即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及时报告相关主管部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相关主管部门应当依法对数据安全事件进行调查处理,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数据安全法实施与影响
《数据安全法》的实施,对数据安全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1、提高了数据处理者的数据安全意识和能力;
2、促进了数据安全管理制度的建设和完善;
3、加强了数据安全监管,保障了数据安全;
4、优化了数据安全事件应对机制,降低了数据安全风险。
《数据安全法》是我国数据安全领域的重要法律,对于保障数据安全、促进数据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广大数据处理者、监管者和社会公众都应深入学习、认真遵守《数据安全法》,共同维护我国数据安全。
标签: #数据安全法知识竞赛题库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