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数据安全法概述
数据安全法是我国首部专门针对数据安全的法律,于2021年6月10日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该法旨在加强数据安全保护,规范数据处理活动,促进数据开发利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数据安全法关键词汇总
1、数据安全:指数据在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等过程中,防止数据被非法获取、篡改、破坏、泄露等行为,确保数据的安全、完整和可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数据处理:指对数据进行的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等活动。
3、数据主体:指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
4、数据安全保护义务:指数据处理者在数据处理活动中,应当履行数据安全保护义务,采取必要的技术和管理措施,确保数据安全。
5、数据安全审查:指对数据处理活动进行审查,以评估数据处理活动是否符合数据安全要求。
6、数据安全风险评估:指对数据处理活动进行风险评估,以识别数据安全风险,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7、数据安全事件:指因数据处理活动导致的数据泄露、篡改、破坏等事件。
8、数据安全责任:指数据处理者因违反数据安全法规定,导致数据安全事件发生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9、数据安全监管:指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数据处理活动进行监管,以保障数据安全。
10、数据安全保护制度:指国家建立健全的数据安全保护制度,包括数据安全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技术措施等。
1、数据安全保护原则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数据安全法确立了数据安全保护的基本原则,包括合法、正当、必要原则,最小化原则,安全责任原则,风险管理原则等。
2、数据安全保护义务
数据处理者应当履行以下数据安全保护义务:
(1)建立健全数据安全管理制度,明确数据安全责任;
(2)采取必要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保障数据安全;
(3)对数据处理活动进行安全审查和风险评估;
(4)及时处理数据安全事件,并向有关部门报告;
(5)配合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进行数据安全监管。
3、数据安全审查与风险评估
数据处理者应当对数据处理活动进行安全审查和风险评估,确保数据处理活动符合数据安全要求。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4、数据安全事件应对
数据处理者应当及时处理数据安全事件,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事件扩大,并向有关部门报告。
5、数据安全监管
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对数据处理活动进行监管,确保数据处理活动符合数据安全法规定。
6、数据安全责任
数据处理者因违反数据安全法规定,导致数据安全事件发生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数据安全法是我国数据安全领域的重要里程碑,为数据安全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数据处理者应充分认识数据安全的重要性,严格遵守数据安全法规定,切实履行数据安全保护义务,共同维护数据安全。
标签: #数据安全法全文解读关键词汇总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