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关系数据库作为存储和管理数据的重要工具,已经成为各行各业不可或缺的技术,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结构化查询语言)作为关系数据库的标准语言,已经成为数据库操作的核心,本章将深入解析SQL第三章,为广大数据库爱好者提供一份整理指南。
SQL概述
1、SQL的起源与发展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SQL起源于1970年,由IBM公司的研究员E.F.Codd提出,它是一种高级的非过程化编程语言,用于访问和操作数据库中的数据,SQL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1970-1979年:SQL的诞生与发展,主要应用于数据库查询。
(2)1980-1990年:SQL逐渐成为关系数据库的标准语言,各大数据库厂商纷纷推出自己的SQL数据库。
(3)1990-2000年:SQL的扩展与应用,如SQL:1999、SQL:2003等。
(4)2000年至今:SQL在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的应用不断拓展。
2、SQL的特点
(1)非过程化:SQL通过描述所需的结果来操作数据,而不需要编写程序。
(2)综合性:SQL集数据定义语言(DDL)、数据操作语言(DML)、数据控制语言(DCL)于一体。
(3)标准性:SQL是关系数据库的标准语言,具有较好的兼容性。
SQL数据定义语言(DDL)
DDL用于定义数据库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创建数据库(CREATE DATABASE)
语法:CREATE DATABASE 数据库名;
2、创建表(CREATE TABLE)
语法:CREATE TABLE 表名 (
字段名1 数据类型,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字段名2 数据类型,
...
);
3、修改表结构(ALTER TABLE)
语法:ALTER TABLE 表名 ADD | MODIFY | DROP 字段名 数据类型;
4、删除表(DROP TABLE)
语法:DROP TABLE 表名;
SQL数据操作语言(DML)
DML用于操作数据库中的数据,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插入数据(INSERT)
语法:INSERT INTO 表名 (字段名1, 字段名2, ...) VALUES (值1, 值2, ...);
2、查询数据(SELECT)
语法:SELECT 字段名1, 字段名2, ... FROM 表名 WHERE 条件;
3、更新数据(UPDATE)
语法:UPDATE 表名 SET 字段名1=值1, 字段名2=值2, ... WHERE 条件;
4、删除数据(DELETE)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语法:DELETE FROM 表名 WHERE 条件;
SQL数据控制语言(DCL)
DCL用于控制数据库的访问权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授予权限(GRANT)
语法:GRANT 权限 ON 数据库名/表名 TO 用户名;
2、撤销权限(REVOKE)
语法:REVOKE 权限 ON 数据库名/表名 FROM 用户名;
SQL高级应用
1、视图(VIEW)
视图是虚拟表,由查询语句定义,视图可以简化复杂的查询,提高数据安全性。
2、存储过程(STORED PROCEDURE)
存储过程是一组为了完成特定功能的SQL语句集合,它可以提高数据库操作的效率,减少网络传输数据量。
3、触发器(TRIGGER)
触发器是数据库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存储过程,它会在特定的数据库事件发生时自动执行。
本章深入解析了SQL第三章,涵盖了SQL概述、数据定义语言、数据操作语言、数据控制语言以及高级应用等内容,通过学习本章内容,读者可以更好地掌握SQL编程技能,为今后的数据库开发与应用打下坚实基础,在实际应用中,读者还需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数据库操作水平。
标签: #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第三章整理指南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