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金融机构在提供便捷服务的同时,也面临着数据安全的风险,为加强金融机构数据安全管理,防范数据安全风险,保障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我国银保监会于近日发布了《中国银保监会监管数据安全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以下对《办法》进行解析,并阐述实施要点。
1、适用范围
《办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保险机构及其分支机构,以及其他依法需进行数据安全管理的机构。
2、数据安全管理制度
(1)建立健全数据安全管理制度,明确数据安全责任主体,明确数据安全管理职责。
(2)制定数据安全策略,明确数据分类分级、数据安全保护措施、数据安全事件处置等。
(3)开展数据安全风险评估,定期开展数据安全检查,确保数据安全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
3、数据安全保护措施
(1)加强数据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数据安全防护能力。
(2)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存储、传输和处理,确保数据安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加强用户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防止未授权访问和非法使用。
(4)建立健全数据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及时处置数据安全事件。
4、数据安全事件处置
(1)发现数据安全事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措施控制事件扩散。
(2)按照规定及时报告数据安全事件,接受监管部门调查处理。
(3)对数据安全事件进行复盘分析,完善数据安全管理制度,提高数据安全防护能力。
实施要点
1、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金融机构要充分认识数据安全的重要性,将数据安全纳入企业发展战略,加强组织领导,明确数据安全责任主体,确保数据安全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
2、完善数据安全管理制度
根据《办法》要求,金融机构要建立健全数据安全管理制度,明确数据安全保护措施、数据安全事件处置等,确保数据安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加强数据安全基础设施建设
金融机构要加大投入,加强数据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数据安全防护能力,确保数据在存储、传输、处理等环节的安全。
4、开展数据安全培训
金融机构要加强对员工的数据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数据安全意识,确保员工在日常工作中的数据安全行为。
5、加强监管合作
金融机构要加强与监管部门的沟通合作,及时报告数据安全事件,接受监管部门调查处理,共同维护金融行业数据安全。
《中国银保监会监管数据安全管理办法(试行)》的发布,标志着我国金融机构数据安全管理工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金融机构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办法》要求,切实加强数据安全管理,保障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标签: #银保监会数据安全管理办法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