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概述
行业分类是指将国民经济按照一定的标准和方法进行划分,形成不同类别和层次的产业体系,我国行业分类体系经过多次修订和完善,目前已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行业分类体系,本文将详细介绍我国行业分类的名称及特点。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行业分类名称及特点
1、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是我国目前最常用的行业分类体系,按照国民经济活动的基本性质进行划分,共分为20个门类、96个大类、432个中类和1094个小类。
(1)20个门类:农、林、牧、渔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
(2)96个大类:按照门类划分,每个门类下设若干个大类,如农、林、牧、渔业门类下设有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大类。
(3)432个中类:每个大类下又分为若干个中类,如农业大类下设有谷物种植、蔬菜种植、水果种植等中类。
(4)1094个小类:每个中类下再分为若干个小类,如谷物种植中类下设有稻谷种植、小麦种植等小类。
2、按照产业分类
产业分类是根据产业活动的性质和特点进行划分,我国产业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第一产业:包括农、林、牧、渔业,主要是指利用自然资源进行生产活动的产业。
(2)第二产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主要是指对初级产品进行加工、再加工的产业。
(3)第三产业:包括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主要是指为生产和消费提供服务的产业。
3、按照行业分类
行业分类是根据行业活动的性质和特点进行划分,我国行业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制造业:包括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金属制品业、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纺织业、服装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等。
(2)服务业:包括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等。
(3)农业:包括农、林、牧、渔业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4)采矿业:包括采矿业等。
行业分类的特点
1、科学性:我国行业分类体系遵循了科学性原则,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国民经济活动的性质和特点。
2、完整性:行业分类体系涵盖了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能够全面反映我国产业发展状况。
3、可操作性:行业分类体系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便于相关部门进行行业管理和统计分析。
4、动态性:行业分类体系根据国民经济发展需要,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以适应时代发展要求。
我国行业分类体系在国民经济统计、行业管理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了解行业分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产业发展趋势,为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标签: #行业有哪些分类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