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在动物繁殖领域,供体和受体同期发情处理是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段,旨在提高繁殖成功率,本文将探讨同期发情处理的目的、常用激素及其调控机制。
同期发情处理的目的
1、提高胚胎移植成功率
同期发情处理可以确保供体和受体处于相同的生理状态,从而提高胚胎移植成功率,在同期发情状态下,供体和受体的子宫内膜形态、厚度和容受性相似,有利于胚胎着床和生长发育。
2、减少胚胎移植手术次数
同期发情处理可以缩短胚胎移植手术间隔时间,减少手术次数,降低手术风险,这对于提高繁殖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3、降低繁殖成本
同期发情处理可以降低繁殖成本,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减少供体和受体妊娠期饲养成本;
(2)降低胚胎移植手术费用;
(3)缩短繁殖周期,提高繁殖效率。
4、促进遗传改良
同期发情处理有助于实现遗传改良,通过选择优秀供体,提高后代遗传质量,为畜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同期发情处理常用激素及其调控机制
1、雌激素
雌激素在同期发情处理中起着重要作用,常用雌激素包括:
(1)雌二醇(E2):促进子宫内膜增生、血管生成,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
(2)己烯雌酚(DES):抑制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分泌,降低促性腺激素水平,抑制排卵。
雌激素的调控机制如下:
(1)通过GnRH-促性腺激素(LH、FSH)-雌激素/孕激素(E2/P)轴,调节卵巢功能和子宫内膜形态;
(2)通过细胞内信号传导途径,如ER(雌激素受体)途径,影响细胞增殖、分化等生物学过程。
2、孕激素
孕激素在同期发情处理中具有抑制排卵、促进子宫内膜分泌期变化等作用,常用孕激素包括:
(1)黄体酮(Progesterone):抑制排卵,促进子宫内膜分泌期变化;
(2)甲羟孕酮(MPA):抑制排卵,降低卵巢储备,诱导同期发情。
孕激素的调控机制如下: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通过GnRH-促性腺激素(LH、FSH)-雌激素/孕激素(E2/P)轴,调节卵巢功能和子宫内膜形态;
(2)通过细胞内信号传导途径,如PR(孕激素受体)途径,影响细胞增殖、分化等生物学过程。
3、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
GnRH在同期发情处理中具有调节卵巢功能和子宫内膜形态的作用,常用GnRH类似物包括:
(1)GnRH-A:抑制促性腺激素(LH、FSH)分泌,降低卵巢储备,诱导同期发情;
(2)GnRH-B:抑制排卵,降低卵巢储备,诱导同期发情。
GnRH的调控机制如下:
(1)通过GnRH-促性腺激素(LH、FSH)-雌激素/孕激素(E2/P)轴,调节卵巢功能和子宫内膜形态;
(2)通过细胞内信号传导途径,如cAMP途径,影响细胞增殖、分化等生物学过程。
同期发情处理在动物繁殖领域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合理运用激素调控,实现供体和受体同期发情,提高胚胎移植成功率,降低繁殖成本,促进遗传改良,本文对同期发情处理的目的、常用激素及其调控机制进行了探讨,为动物繁殖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标签: #供体和受体都要同期发情处理的目的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