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数据库作为现代社会信息存储与处理的核心技术,其架构之美与数据映射的艺术令人叹为观止,在数据库的世界里,我们常听到“三级模式”与“二级映像”这两个术语,那么它们究竟指什么呢?本文将深入解析数据库的三级模式与二级映像,带您领略其内在之美。
数据库的三级模式
1、外模式(External Schema)
外模式,又称用户视图,是数据库提供给用户的视图,它定义了用户能够看到的数据结构,包括数据类型、数据长度、数据约束等,外模式使得用户可以以简洁、直观的方式访问数据库,而不必关心底层数据库的复杂结构。
2、概念模式(Conceptual Schema)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概念模式,又称全局模式,是数据库的全局结构描述,它定义了数据库中所有实体的属性、实体之间的关系以及实体的约束,概念模式是数据库设计的基础,它为数据库管理员和数据库开发人员提供了一个统一的视图。
3、内模式(Internal Schema)
内模式,又称存储模式,是数据库在物理存储上的实现,它描述了数据在存储设备上的存储方式,包括数据页、索引、数据文件等,内模式是数据库管理系统与存储设备之间的接口,负责数据的存储、检索和更新。
数据库的二级映像
1、外模式/概念模式映像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外模式/概念模式映像定义了外模式与概念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当概念模式发生变化时,只需修改外模式/概念模式映像,而无需修改外模式,从而保证用户视图的稳定性。
2、概念模式/内模式映像
概念模式/内模式映像定义了概念模式与内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它描述了数据在物理存储上的组织方式,包括数据的存储结构、索引、存储策略等,当内模式发生变化时,只需修改概念模式/内模式映像,而无需修改概念模式,从而保证数据库的稳定运行。
三级模式与二级映像的关系
三级模式与二级映像共同构成了数据库的架构体系,外模式、概念模式和内模式分别对应了用户视图、全局结构和物理存储,而外模式/概念模式映像和概念模式/内模式映像则分别描述了视图与全局结构、全局结构与物理存储之间的对应关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数据库的三级模式与二级映像是数据库架构之美与数据映射艺术的体现,它们使得数据库能够以灵活、高效的方式满足用户需求,同时也保证了数据库的稳定性和可维护性,通过对三级模式与二级映像的深入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数据库的内在规律,为数据库的设计、开发和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标签: #数据库的三级模式二级映像指什么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