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随着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银行业数据治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为加强银行业数据治理,提高金融信息安全水平,我国银行业监管机构制定了《银行业数据治理考核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本文将从《办法》的主要内容出发,探讨银行业数据治理的新体系构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考核对象
《办法》适用于在我国境内依法设立的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外资银行、政策性银行、资产管理公司、信托公司、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金融机构。
2、考核内容
(1)数据治理组织架构
《办法》要求金融机构建立健全数据治理组织架构,明确数据治理负责人及相关部门职责,确保数据治理工作的有效实施。
(2)数据质量管理
金融机构应加强数据质量管理,确保数据准确性、完整性和一致性,具体包括数据采集、存储、处理、传输、应用等环节。
(3)数据安全防护
金融机构应加强数据安全防护,确保数据不被非法获取、篡改、泄露,具体包括数据加密、访问控制、安全审计等方面。
(4)数据治理制度建设
金融机构应建立健全数据治理相关制度,明确数据治理流程、规范和标准,确保数据治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5)数据治理信息化建设
金融机构应推进数据治理信息化建设,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高数据治理效率。
3、考核方式
(1)现场检查
监管部门将根据《办法》要求,对金融机构进行现场检查,了解数据治理工作的实施情况。
(2)非现场检查
监管部门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金融机构进行非现场检查,分析数据治理风险。
4、考核结果运用
(1)对考核结果优秀的金融机构,监管部门将给予政策倾斜,支持其业务发展。
(2)对考核结果较差的金融机构,监管部门将责令其限期整改,并采取相应监管措施。
银行业数据治理新体系构建
1、强化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金融机构应成立数据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职责,形成数据治理工作合力。
2、完善数据治理制度,规范工作流程
金融机构应建立健全数据治理相关制度,明确数据治理流程、规范和标准,确保数据治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
3、加强数据质量管理,提高数据质量
金融机构应从数据采集、存储、处理、传输、应用等环节入手,加强数据质量管理,提高数据质量。
4、强化数据安全防护,保障数据安全
金融机构应加强数据安全防护,确保数据不被非法获取、篡改、泄露。
5、推进数据治理信息化建设,提高治理效率
金融机构应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推进数据治理信息化建设,提高数据治理效率。
《银行业数据治理考核办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银行业数据治理工作迈上了新台阶,金融机构应积极响应,加强数据治理工作,构建数据治理新体系,保障金融信息安全。
标签: #银行业数据治理考核办法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