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随着全球资源日益紧张,我国提出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战略,资源集约利用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备受关注,本文将从资源集约利用评价等级的角度,探讨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资源集约利用评价等级概述
资源集约利用评价等级是指对资源利用效率、环境影响和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的一种方法,我国将资源集约利用评价等级分为五个等级,分别为A、B、C、D、E,其中A为最高等级,E为最低等级。
1、A级:代表资源利用效率高、环境影响小、经济效益显著的资源集约利用模式,A级资源集约利用评价等级的具体要求包括: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资源利用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资源浪费率低于国际平均水平;
(2)污染物排放量低于国家标准,实现清洁生产;
(3)经济效益显著,单位产值能耗、物耗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2、B级:代表资源利用效率较高、环境影响较小、经济效益较好的资源集约利用模式,B级资源集约利用评价等级的具体要求包括:
(1)资源利用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资源浪费率低于国内平均水平;
(2)污染物排放量达到国家标准,实现清洁生产;
(3)经济效益较好,单位产值能耗、物耗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3、C级:代表资源利用效率一般、环境影响较小、经济效益一般的资源集约利用模式,C级资源集约利用评价等级的具体要求包括:
(1)资源利用率达到地区平均水平,资源浪费率低于地区平均水平;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污染物排放量达到地区标准,实现清洁生产;
(3)经济效益一般,单位产值能耗、物耗低于地区平均水平。
4、D级:代表资源利用效率较低、环境影响较大、经济效益较差的资源集约利用模式,D级资源集约利用评价等级的具体要求包括:
(1)资源利用率低于地区平均水平,资源浪费率较高;
(2)污染物排放量超过地区标准,污染严重;
(3)经济效益较差,单位产值能耗、物耗较高。
5、E级:代表资源利用效率极低、环境影响极大、经济效益极差的模式,E级资源集约利用评价等级的具体要求包括:
(1)资源利用率极低,资源浪费率极高;
(2)污染物排放量极大,污染极其严重;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经济效益极差,单位产值能耗、物耗极高。
提高资源集约利用评价等级的策略
1、加强政策引导:政府应加大对资源集约利用的支持力度,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资源利用技术和设备。
2、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污染物排放。
3、完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
4、强化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对资源集约利用的认识,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
资源集约利用评价等级是衡量我国资源利用效率、环境影响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通过不断提高资源集约利用评价等级,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标签: #资源集约利用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