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合同主体资格审查
1、审查合同主体是否具备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包括自然人和法人。
2、审查合同主体是否具备相应的经营范围,是否超出其经营范围。
3、审查合同主体是否存在虚假注册、非法经营等违法行为。
1、审查合同条款是否明确、具体、完整,是否存在歧义或漏洞。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审查合同条款是否符合法律法规、政策规定,是否存在违反强制性规定的内容。
3、审查合同条款是否公平、合理,是否存在对一方当事人明显不利的条款。
4、审查合同条款是否涉及知识产权、商业秘密等敏感信息,是否涉及非法获取、使用、披露等违法行为。
合同签订程序审查
1、审查合同签订程序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包括合同签订主体、合同签订方式等。
2、审查合同签订过程中是否履行了必要的审批、备案等手续。
3、审查合同签订过程中是否存在欺诈、胁迫等不正当手段。
合同履行与变更审查
1、审查合同履行过程中是否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是否存在违约行为。
2、审查合同履行过程中是否发生了不可抗力等特殊情况,是否依法进行了变更或解除。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审查合同变更或解除是否符合法律规定,是否经过双方当事人同意。
合同解除与终止审查
1、审查合同解除或终止是否符合法律规定,是否经过双方当事人同意。
2、审查合同解除或终止后,是否履行了相应的通知、公告等义务。
3、审查合同解除或终止后,是否妥善处理了合同履行过程中的债权债务关系。
合同争议解决方式审查
1、审查合同争议解决方式是否明确、合理,包括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等。
2、审查合同争议解决方式是否具有可操作性,是否便于双方当事人实施。
3、审查合同争议解决方式是否符合法律规定,是否涉及非法手段。
合同附件审查
1、审查合同附件是否与合同主体、合同内容相符,是否真实、合法。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审查合同附件是否具备法律效力,是否与合同主条款具有同等法律地位。
3、审查合同附件是否对合同履行、争议解决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
合同其他方面审查
1、审查合同是否涉及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等方面,是否违反相关法律法规。
2、审查合同是否涉及税收、环保、外汇等方面,是否履行相关义务。
3、审查合同签订、履行过程中是否存在违法行为,是否对当事人造成损失。
合同合规性审查是一项重要工作,有助于防范法律风险,保障合同双方的合法权益,在审查过程中,应全面、细致地分析合同内容,确保合同合法、有效、可执行。
标签: #合规性审查要点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