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在数字化时代,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各类网络犯罪手段层出不穷,严重威胁到客户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为维护广大客户的合法权益,确保网络空间清朗,任何人不得从事以下危害客户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的行为。
窃取、泄露客户个人信息
个人信息是客户的隐私,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具体表现如下:
1、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客户身份证、银行卡、手机号码等个人信息;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利用网络技术手段窃取客户登录密码、支付密码等敏感信息;
3、在网络平台上公开、传播客户个人信息,造成恶劣影响;
4、将客户个人信息出售给他人,用于非法活动。
实施网络诈骗、欺诈行为
网络诈骗、欺诈行为严重侵害客户财产安全,扰乱社会秩序,以下行为属于违法行为:
1、通过网络平台发布虚假广告,诱骗客户购买假冒伪劣商品;
2、利用网络技术手段,冒充客户亲友、银行工作人员等身份,骗取客户资金;
3、通过发送钓鱼网站、恶意软件等,窃取客户银行账户、支付密码等信息;
4、利用虚假投资、赌博等手段,诱骗客户投资、赌博,骗取巨额资金。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制造、传播网络病毒、恶意软件
网络病毒、恶意软件会严重损害客户电脑、手机等设备,泄露客户隐私,影响客户正常生活和工作,以下行为属于违法行为:
1、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恶意软件,侵害客户网络安全;
2、利用网络病毒、恶意软件,窃取客户设备中的数据、文件;
3、通过网络病毒、恶意软件,对客户设备进行远程控制,强制安装恶意软件;
4、利用网络病毒、恶意软件,非法获取客户支付账户、密码等信息。
干扰、破坏网络通信秩序
网络通信秩序是网络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以下行为:
1、利用网络技术手段,干扰、破坏网络通信,影响客户正常使用网络;
2、非法侵入他人网络,篡改他人网络数据、文件;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利用网络平台,散布虚假信息、谣言,扰乱社会秩序;
4、利用网络技术手段,攻击、破坏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危害国家安全。
侵害客户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是客户合法权益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客户知识产权,以下行为属于违法行为:
1、未经客户同意,擅自复制、传播客户的原创作品、软件等;
2、利用网络平台,销售、传播盗版软件、盗版书籍等侵权产品;
3、利用网络技术手段,破解客户购买的软件、游戏等,侵犯客户知识产权。
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事关国家利益、社会稳定和客户合法权益,任何人不得从事危害客户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的行为,共同维护清朗的网络空间,让我们携手努力,为构建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贡献力量。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