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合规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企业内控合规部门作为企业合规管理的核心部门,负责对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进行合规性审查,确保企业经营活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概述企业内控合规部门进行合规性审查并出具审查意见的事项。
合规性审查事项
1、合同审查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企业内控合规部门应对企业签订的各类合同进行合规性审查,包括但不限于采购合同、销售合同、租赁合同、技术合同等,审查内容包括合同条款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合同主体是否具备相应的资质;合同内容是否公平、合理等。
2、项目审批
企业内控合规部门应对企业内部项目的审批流程进行合规性审查,确保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行业规范和公司发展战略,审查内容包括项目立项、预算、实施、验收等环节的合规性。
3、资金管理
企业内控合规部门应对企业资金管理进行合规性审查,包括资金筹集、使用、回收等环节,审查内容包括资金来源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资金使用是否符合预算;资金回收是否符合规定等。
4、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内控合规部门应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进行合规性审查,包括招聘、培训、薪酬、绩效等环节,审查内容包括招聘程序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培训内容是否符合岗位需求;薪酬制度是否符合市场水平等。
5、信息技术管理
企业内控合规部门应对企业信息技术管理进行合规性审查,包括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信息系统建设等环节,审查内容包括信息系统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网络安全措施是否到位;数据安全制度是否完善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6、环境与安全管理
企业内控合规部门应对企业环境与安全管理进行合规性审查,包括环境保护、职业健康、安全生产等环节,审查内容包括企业是否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法规;职业健康措施是否到位;安全生产制度是否完善等。
7、知识产权管理
企业内控合规部门应对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进行合规性审查,包括专利、商标、著作权等,审查内容包括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措施是否到位;知识产权转让、许可等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等。
审查意见概述
1、合规性审查意见
企业内控合规部门在审查过程中,如发现企业经营活动存在合规风险,应提出合规性审查意见,包括但不限于:
(1)合规风险提示:明确指出企业经营活动存在的合规风险点。
(2)合规建议:针对合规风险提出整改措施和建议。
(3)合规期限:规定整改措施的完成期限。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非合规性审查意见
如企业经营活动存在违反法律法规、行业规范等情形,企业内控合规部门应提出非合规性审查意见,包括:
(1)非合规性事实:明确指出企业经营活动违反法律法规、行业规范的事实。
(2)法律责任:根据法律法规、行业规范,明确企业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3)整改要求:要求企业采取有效措施,纠正违法行为。
企业内控合规部门在合规性审查过程中,应全面、客观、公正地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审查,确保企业合规经营,本文对合规性审查事项及审查意见进行了概述,以期为我国企业合规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