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已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资源,数据安全问题日益凸显,数据泄露、篡改等事件频发,给企业和个人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为了更好地保障数据安全,我国将数据安全分为三个级别:敏感数据、重要数据和核心数据,本文将深入解析这三个级别,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数据安全分类。
敏感数据
1、定义:敏感数据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对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经济安全、个人隐私等方面造成一定危害的数据。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分类标准:
(1)涉及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经济安全等领域;
(2)涉及个人隐私、商业秘密、知识产权等;
(3)涉及企业内部管理、技术秘密、市场信息等。
3、举例:涉及国家机密、个人信息、商业秘密、技术秘密等数据。
4、处理要求:
(1)采取加密、脱敏等技术手段,降低数据泄露风险;
(2)加强数据访问控制,限制数据访问权限;
(3)定期对敏感数据进行审计,确保数据安全。
重要数据
1、定义:重要数据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对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经济安全、个人隐私等方面造成较大危害的数据。
2、分类标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涉及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经济安全等领域;
(2)涉及国家战略资源、关键基础设施等;
(3)涉及企业核心竞争力、重要业务数据等。
3、举例:涉及国家战略资源、关键基础设施、企业核心竞争力、重要业务数据等数据。
4、处理要求:
(1)采用高级加密、安全审计等技术手段,确保数据安全;
(2)建立完善的数据安全管理制度,规范数据使用、存储、传输等环节;
(3)定期对重要数据进行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
核心数据
1、定义:核心数据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对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经济安全、个人隐私等方面造成严重危害的数据。
2、分类标准:
(1)涉及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经济安全等领域;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涉及国家战略资源、关键基础设施等;
(3)涉及企业核心竞争力、重要业务数据等。
3、举例:涉及国家战略资源、关键基础设施、企业核心竞争力、重要业务数据等数据。
4、处理要求:
(1)采用最高级别的加密、安全审计等技术手段,确保数据安全;
(2)建立严格的数据安全管理制度,限制数据访问、使用、存储等环节;
(3)定期对核心数据进行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
数据安全分类三个级别,即敏感数据、重要数据和核心数据,旨在为我国数据安全提供有力保障,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和个人应根据数据安全级别,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降低数据泄露、篡改等风险,确保数据安全,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共同维护数据安全,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数据环境。
标签: #数据安全分类三个级别包括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