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已成为国家战略资源,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大数据的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如何保障大数据的安全成为当务之急,为此,我国发布了《大数据安全标准化白皮书2018版》,旨在指导企业、政府及相关部门建立健全大数据安全保障体系,本文将根据《大数据安全标准化实施指南》,对白皮书中的关键要点进行解析。
大数据安全标准化体系概述
《大数据安全标准化白皮书2018版》提出了大数据安全标准化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大数据安全标准体系框架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大数据安全标准体系框架分为四个层级,分别是基础标准、通用标准、行业标准和专项标准,基础标准主要涵盖大数据安全术语、分类、等级等方面;通用标准主要针对大数据采集、存储、处理、传输、应用等环节的安全要求;行业标准针对特定行业的大数据安全要求;专项标准针对特定技术或产品的大数据安全要求。
2、大数据安全标准制定原则
大数据安全标准制定应遵循以下原则:
(1)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
(2)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3)充分考虑大数据安全发展趋势;
(4)兼顾各方利益,实现共赢。
3、大数据安全标准实施指南
大数据安全标准实施指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大数据安全风险管理;
(2)大数据安全防护措施;
(3)大数据安全监测与应急响应;
(4)大数据安全评估与认证。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大数据安全标准化实施指南解析
1、大数据安全风险管理
大数据安全风险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识别风险:对大数据采集、存储、处理、传输、应用等环节进行风险评估,识别潜在的安全风险;
(2)评估风险: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评估,确定风险等级;
(3)制定应对措施:针对不同等级的风险,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4)实施与监控:对应对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监控,确保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2、大数据安全防护措施
大数据安全防护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物理安全:确保数据中心、服务器等硬件设施的安全,防止物理攻击;
(2)网络安全:加强网络安全防护,防止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
(3)数据安全:对数据进行加密、脱敏等处理,防止数据泄露和篡改;
(4)应用安全:加强应用程序的安全防护,防止恶意代码攻击;
(5)访问控制:对用户访问权限进行严格控制,防止未授权访问。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大数据安全监测与应急响应
大数据安全监测与应急响应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安全监测:实时监测大数据安全状况,及时发现异常;
(2)安全事件预警:对潜在的安全事件进行预警,提前采取措施;
(3)应急响应:制定应急预案,对发生的安全事件进行快速响应和处置。
4、大数据安全评估与认证
大数据安全评估与认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安全评估:对大数据安全体系进行评估,确定安全水平;
(2)认证:对符合安全要求的大数据产品、服务进行认证,提高市场竞争力。
《大数据安全标准化白皮书2018版》的实施指南为我国大数据安全工作提供了有力指导,企业、政府及相关部门应积极贯彻落实,建立健全大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共同维护大数据安全,在此基础上,我国大数据产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标签: #大数据安全标准化白皮书2018版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