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采血是临床检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而采血容器的选择和使用直接关系到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本文旨在从采血容器的种类、选择原则、使用方法等方面,为医疗机构提供一份详细的采血容器选择与使用指南,以促进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
采血容器的种类
1、全血采集容器:用于采集全血样本,包括真空采血管、塑料采血管、硅化采血管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血清采集容器:用于采集血清样本,包括分离胶采血管、促凝采血管、肝素抗凝采血管等。
3、尿液采集容器:用于采集尿液样本,包括一次性尿杯、一次性尿袋等。
4、精密采集容器:用于采集微量样本,如EDTA抗凝管、肝素抗凝管等。
采血容器的选择原则
1、根据检验项目选择:不同检验项目对样本质量的要求不同,如血常规、生化检验、微生物检验等,需根据具体项目选择合适的采血容器。
2、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针对不同患者,如新生儿、孕妇、老年人等,需选择适合其生理特点的采血容器。
3、考虑实验室设备:选择与实验室设备相匹配的采血容器,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4、重视容器材质: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容器材质,确保容器对样本无污染。
5、考虑成本效益:在保证检验质量的前提下,综合考虑采血容器的价格、采购量等因素。
采血容器的使用方法
1、洗手消毒:操作前,医护人员需进行手部消毒,确保操作卫生。
2、选择合适的采血容器:根据检验项目和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采血容器。
3、抽取样本:根据采血容器的类型,正确抽取样本,避免污染。
4、混匀样本:对于需要混匀的样本,如血清样本,需在采集后充分混匀。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5、标签粘贴:在采血容器上粘贴患者信息标签,确保样本正确识别。
6、保存与运输:按照相关规定保存和运输采血容器,确保样本质量。
采血容器的选择与使用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疗机构应遵循以上原则,合理选择和使用采血容器,以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操作技能,确保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