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随着我国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药品质量与安全日益受到关注,为加强药品记录与数据管理,规范医药企业操作流程,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国家药监局于2021年发布了《药品记录与数据管理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本文将全面解读《规范》的主要内容,并提供实施指南,以帮助企业更好地落实规范要求。
1、适用范围
《规范》适用于我国境内从事药品生产、经营、使用等活动的企业、机构和个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药品记录
(1)记录类型:包括药品生产、经营、使用、检验、运输、储存等环节的记录。
(2)记录内容:记录应包含时间、地点、人员、操作、结果等关键信息,确保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记录形式:可采用纸质、电子或其他形式,但需保证记录的可追溯性和可复制性。
3、数据管理
(1)数据分类:根据数据的重要性和敏感性,分为一级数据、二级数据和三级数据。
(2)数据存储:采用安全可靠的数据存储设备,确保数据不被篡改、丢失或泄露。
(3)数据备份:定期进行数据备份,防止数据丢失。
4、数据安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数据访问控制:制定数据访问控制策略,确保只有授权人员才能访问相关数据。
(2)数据传输安全:采用加密技术,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3)数据安全事件处理:建立健全数据安全事件处理机制,及时应对和处理数据安全事件。
实施指南
1、组织架构
企业应设立药品记录与数据管理部门,负责《规范》的贯彻落实。
2、培训与宣传
对相关人员进行《规范》培训,提高其对规范要求的认识和理解。
3、文件编制
根据《规范》要求,编制相关文件,包括药品记录管理制度、数据管理制度、数据安全管理制度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4、系统建设
建立药品记录与数据管理系统,实现药品记录和数据的电子化管理。
5、检查与评估
定期对药品记录与数据管理进行自查和评估,确保规范要求得到有效执行。
6、持续改进
根据自查和评估结果,持续改进药品记录与数据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药品记录与数据管理规范2021版》的实施,对于提高我国医药产业质量与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企业应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规范要求,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药品。
标签: #药品记录与数据管理规范2021版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