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个人信息泄露事件频发,个人隐私保护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为加强对个人信息的保护,我国于2021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以下简称《个人信息保护法》),本文将从个人隐私权的保护范围、法律条文解读、法律责任等方面,对《个人信息保护法》进行全面解析。
个人隐私权的保护范围
1、个人信息收集、使用、加工、传输、存储、删除等环节
《个人信息保护法》明确规定,个人信息处理者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不得过度收集个人信息,个人信息处理者对已收集的个人信息,应当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确保其安全,防止信息泄露、损毁、丢失。
2、个人信息主体权利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知情权:个人信息主体有权了解个人信息处理者的个人信息处理规则、目的、方式等。
(2)访问权:个人信息主体有权查询、复制其个人信息。
(3)更正权:个人信息主体发现其个人信息不准确、不完整的,有权请求个人信息处理者更正。
(4)删除权:在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情况下,个人信息主体有权要求个人信息处理者删除其个人信息。
(5)限制处理权:个人信息主体有权要求个人信息处理者对其个人信息进行限制处理。
(6)反对权:个人信息主体有权反对个人信息处理者对其个人信息进行处理。
(7)转移权:个人信息主体有权要求个人信息处理者将其个人信息转移至其他个人信息处理者。
3、个人信息处理者义务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合法、正当、必要原则:个人信息处理者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
(2)告知义务:个人信息处理者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应当告知个人信息主体收集、使用的目的、方式、范围等信息。
(3)安全保障义务: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确保其安全,防止信息泄露、损毁、丢失。
(4)个人信息主体权利保护义务: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采取措施,保障个人信息主体行使其权利。
法律条文解读
1、《个人信息保护法》第3条规定,个人信息是指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健康信息、行踪信息等。
2、《个人信息保护法》第12条规定,个人信息处理者不得以个人同意作为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唯一合法依据。
3、《个人信息保护法》第23条规定,个人信息主体有权要求个人信息处理者对其个人信息进行更正。
4、《个人信息保护法》第25条规定,个人信息主体有权要求个人信息处理者删除其个人信息。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法律责任
《个人信息保护法》对违反个人信息保护规定的行为,明确了法律责任,主要包括:
1、行政处罚:个人信息处理者违反本法规定,未履行个人信息保护义务的,由履行个人信息保护职责的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罚款。
2、民事责任:个人信息处理者违反本法规定,侵害个人信息主体合法权益的,个人信息主体有权依法请求民事赔偿。
3、刑事责任: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实施,为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在法律的保护下,个人隐私权将得到有效维护,个人信息安全将得到有力保障,我们应积极学习、宣传《个人信息保护法》,共同维护个人信息安全,共创美好未来。
标签: #个人隐私保护法全文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