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选择题
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酸碱盐的是( )
A. 氢氧化钠 B. 硫酸铜 C. 氯化钠 D. 碳酸钙
答案:D
解析:酸碱盐是指在水溶液中能够产生H+或OH-离子的化合物,A、B、C三项均属于酸碱盐,而D项碳酸钙是一种碱性氧化物,不属于酸碱盐。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下列物质中,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无色气体的是( )
A. HCl B. H2SO4 C. Na2CO3 D. CuSO4
答案:C
解析:NaOH溶液与HCl、H2SO4反应产生NaCl、Na2SO4等盐类,无气体产生,与Na2CO3反应产生CO2气体,与CuSO4反应产生Cu(OH)2沉淀,故选C。
3、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溶液的浓度越高,其密度一定越大
B. 溶液的浓度越高,其粘度一定越大
C. 溶液的浓度越高,其沸点一定越高
D. 溶液的浓度越高,其凝固点一定越低
答案:D
解析:溶液的浓度越高,其凝固点一定越低,这是因为溶质分子阻碍了溶剂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溶液的凝固点降低,其他选项的说法均不正确。
4、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共价键是原子间通过共享电子形成的
B. 离子键是原子间通过电子转移形成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C. 金属键是金属原子间通过共享电子形成的
D. 氢键是分子间通过共享电子形成的
答案:A
解析:共价键是原子间通过共享电子形成的,离子键是原子间通过电子转移形成的,金属键是金属原子间通过共享电子形成的,而氢键是分子间通过氢原子与电负性较大的原子形成的,故选A。
填空题
1、在实验室中,常用以下方法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A. 称量溶质;B. 溶解溶质;C. 定容;D. 洗涤仪器,请按正确顺序排列这些步骤。( )
答案:ABCD
解析: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的正确步骤为:称量溶质、溶解溶质、洗涤仪器、定容。
2、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2H2 + O2 → 2H2O
B. 2KCl + H2SO4 → K2SO4 + 2HCl
C. Fe + CuSO4 → FeSO4 + Cu
D. NaOH + HCl → NaCl + H2O
答案:ACD
解析:A项为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的化学方程式,B项为氯化钾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钾和盐酸的化学方程式,C项为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的化学方程式,D项为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的化学方程式,故选ACD。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计算题
1、10g某金属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0.2g氢气,求该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
答案:55.5
解析:根据化学方程式:金属 + 2HCl → 金属氯化物 + H2↑
设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x,则有:
10g金属 × (1 mol金属/55.5g金属) × (1 mol H2/1 mol金属) × (2 g H2/1 mol H2) = 0.2g氢气
解得:x = 55.5
2、20℃时,某物质的溶解度为35g,若将35g该物质加入100g水中,求溶液的质量分数。
答案:35%
解析:质量分数 =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 × 100%
溶液质量 = 溶质质量 + 溶剂质量 = 35g + 100g = 135g
质量分数 = (35g/135g) × 100% = 25.9%
标签: #海南省高中化学合格性考试试卷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