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合规审查在防范风险、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加强企业合规审查工作,提高合规审查质量,现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细则。
合规审查原则
1、全面性原则:企业合规审查应涵盖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确保合规审查无死角。
2、客观性原则:合规审查应客观、公正,以事实为依据,不受主观意志影响。
3、及时性原则:企业合规审查应具备较强的时效性,确保合规风险得到及时发现、处理。
4、有效性原则:合规审查应具有实际效果,切实提高企业合规管理水平。
合规审查范围
1、法律法规合规性审查:对企业运营过程中的法律法规遵守情况进行审查,确保企业经营活动合法合规。
2、内部规章制度合规性审查:对企业内部规章制度进行审查,确保其符合法律法规要求,有利于企业健康发展。
3、重大决策合规性审查:对企业重大决策进行审查,确保决策符合法律法规和企业发展战略。
4、重大合同合规性审查:对企业重大合同进行审查,确保合同条款合法合规,防范合同风险。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5、人力资源合规性审查: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的合规性进行审查,确保员工权益得到保障。
6、财务管理合规性审查:对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的合规性进行审查,确保财务报告真实、准确、完整。
7、采购与销售合规性审查:对企业采购与销售过程中的合规性进行审查,确保交易合法合规。
8、知识产权合规性审查:对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使用过程中的合规性进行审查,确保企业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合规审查流程
1、收集资料:收集企业相关法律法规、内部规章制度、合同、财务报告、采购与销售记录等资料。
2、分析评估: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评估,识别合规风险点。
3、审查实施:针对识别出的合规风险点,进行深入审查,查明原因,提出整改措施。
4、整改落实:督促企业落实整改措施,确保合规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5、跟踪监督:对整改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监督,确保整改措施取得实效。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6、汇报总结:定期对合规审查工作进行总结,形成书面报告,上报企业领导。
合规审查责任
1、企业领导层:加强对合规审查工作的领导,明确合规审查责任,确保合规审查工作顺利开展。
2、合规审查部门:负责企业合规审查工作的具体实施,确保审查质量。
3、业务部门:积极配合合规审查工作,提供相关资料,落实整改措施。
4、全体员工:提高合规意识,遵守法律法规,自觉维护企业合规。
附则
1、本实施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本实施细则由企业合规审查部门负责解释。
3、本实施细则如有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之处,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标签: #合规审查实施细则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