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在我国,灾难恢复能力被划分为不同的等级,旨在帮助各类组织在遭遇灾难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恢复,根据国家标准,灾难恢复能力等级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等级:
基本恢复能力(等级一)
基本恢复能力主要针对企业、事业单位等组织的基本业务和运营需求,在遭遇灾难时,该等级要求组织在24小时内恢复关键业务,保证基本运营不受严重影响,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数据备份与恢复:定期对关键数据进行备份,确保在灾难发生后能够迅速恢复。
2、硬件设备配置:确保关键硬件设备如服务器、网络设备等具备一定的冗余能力,降低故障风险。
3、电力保障:配备不间断电源(UPS)等设备,保证在灾难发生时电力供应不受影响。
4、通信保障:确保灾难发生时,组织内部及外部通信畅通。
5、应急预案: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明确灾难发生时的应对措施。
中级恢复能力(等级二)
中级恢复能力主要针对企业、事业单位等组织的重要业务和运营需求,在遭遇灾难时,该等级要求组织在48小时内恢复关键业务,保证运营不受严重影响,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数据备份与恢复:在基本恢复能力的基础上,增加对重要数据的备份频率和备份范围。
2、硬件设备配置:提高硬件设备的冗余能力,如采用双机热备、集群等技术。
3、电力保障:采用多级电力保障措施,如市电、自备发电机组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4、通信保障:采用多种通信手段,如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等,确保灾难发生时通信畅通。
5、应急预案:在基本恢复能力的基础上,细化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
高级恢复能力(等级三)
高级恢复能力主要针对大型企业、政府机构等组织的核心业务和运营需求,在遭遇灾难时,该等级要求组织在72小时内恢复关键业务,保证运营不受严重影响,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数据备份与恢复:采用多层次、多地域的数据备份策略,确保数据安全。
2、硬件设备配置:采用先进的硬件设备,如云计算、虚拟化等技术,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电力保障:采用多种电力保障措施,如多级电力供应、应急电源等。
4、通信保障:采用多种通信手段,如卫星通信、光纤通信、微波通信等,确保灾难发生时通信畅通。
5、应急预案:在高级恢复能力的基础上,细化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并进行定期演练。
顶级恢复能力(等级四)
顶级恢复能力主要针对国家级、国际级重要机构的核心业务和运营需求,在遭遇灾难时,该等级要求组织在短时间内恢复关键业务,保证运营不受严重影响,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数据备份与恢复:采用最先进的数据备份和恢复技术,确保数据安全。
2、硬件设备配置:采用全球最先进的硬件设备,如云计算、虚拟化、大数据等技术。
3、电力保障:采用全球最先进的电力保障措施,如多级电力供应、应急电源等。
4、通信保障:采用全球最先进的通信手段,如卫星通信、光纤通信、微波通信等。
5、应急预案:在顶级恢复能力的基础上,细化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并进行定期演练。
我国灾难恢复能力国家标准等级的划分,旨在帮助各类组织在遭遇灾难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恢复,各级组织应根据自身业务需求和发展战略,选择合适的恢复能力等级,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确保在灾难发生时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失。
标签: #灾难恢复能力的等级是如何划分的?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