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凸显,我国《网络安全法》于2017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明确了网络运营者的责任和义务,在实际操作中,部分网络运营者对自身责任的界定存在模糊地带,导致法律责任承担困难,本文将根据《网络安全法》规定,分析网络运营者责任边界,明确哪些责任不被包括。
网络运营者责任概述
根据《网络安全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网络运营者应当对其收集、存储、使用、处理和传输的用户信息承担安全保护责任,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1、收集、存储用户信息时,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不得收集与提供服务无关的个人信息。
2、对收集到的用户信息,网络运营者应当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确保信息安全,防止信息泄露、损毁、篡改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依法处理用户信息,不得非法出售、提供或者非法向他人获取用户信息。
4、对用户信息进行脱敏处理,保护用户隐私。
5、建立健全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加强网络安全防护,保障网络安全。
网络运营者责任边界解析
1、法律责任
网络运营者在履行上述责任过程中,如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导致用户信息泄露、损毁、篡改等,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但以下情况不属于网络运营者责任范围:
(1)因不可抗力导致的用户信息泄露、损毁、篡改;
(2)因用户自行泄露、损毁、篡改其个人信息导致的后果;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因第三方攻击、恶意软件等因素导致的用户信息泄露、损毁、篡改。
2、违约责任
网络运营者在提供服务过程中,如因自身原因导致用户权益受损,应当依法承担违约责任,但以下情况不属于网络运营者违约责任范围:
(1)因用户自身原因导致的服务中断、延误等;
(2)因不可抗力导致的服务中断、延误等;
(3)因第三方原因导致的服务中断、延误等。
3、著作权责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网络运营者在提供网络服务过程中,如侵犯他人著作权,应当依法承担著作权责任,但以下情况不属于网络运营者著作权责任范围:
(1)用户自行上传、传播侵权作品;
(2)因第三方上传、传播侵权作品导致的著作权侵权。
根据《网络安全法》规定,网络运营者责任边界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方面:收集、存储、使用、处理和传输用户信息时的安全保护责任;依法处理用户信息,保护用户隐私;建立健全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加强网络安全防护,而对于法律责任、违约责任和著作权责任,网络运营者在履行上述责任过程中,如因不可抗力、用户自身原因或第三方原因导致的问题,则不属于其责任范围,明确网络运营者责任边界,有助于提高网络运营者的法律意识,促进网络安全环境的优化。
标签: #网络安全法规定网络运营者责任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