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已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网络数据安全,于2017年6月1日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并在2021年9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进一步明确了网络数据安全的基本要求和法律责任,本文将深入解读《中国网络数据安全法》,以期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1、明确数据安全定义
《中国网络数据安全法》将“数据安全”定义为:保障数据在收集、存储、传输、处理、使用、销毁等过程中,不受非法侵害、泄露、篡改、损毁等风险的能力。
2、数据分类分级
《中国网络数据安全法》规定,根据数据的重要性、敏感性、关联性等,将数据分为一般数据、重要数据、核心数据三个等级,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数据安全保护义务
(1)数据收集、处理、使用、传输、存储等环节,应当符合法律法规要求,不得非法收集、使用、传输、存储数据。
(2)网络运营者应当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保障数据安全,防止数据泄露、损毁、篡改等风险。
(3)网络运营者应当建立健全数据安全管理制度,明确数据安全责任,加强数据安全培训,提高数据安全防护能力。
4、数据安全风险评估与应急响应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网络运营者应当定期对数据安全进行风险评估,发现数据安全风险,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消除。
(2)发生数据安全事件时,网络运营者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数据安全事件扩大,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5、数据安全监督检查
(1)国家网信部门负责全国数据安全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监督管理。
(2)地方网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数据安全工作的监督管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对网络运营者、数据处理者等数据安全相关主体进行监督检查。
6、法律责任
《中国网络数据安全法》规定,违反本法规定,情节严重的,由有关主管部门依法给予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吊销许可证等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国网络数据安全法》的实施,标志着我国在网络数据安全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该法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法治保障,有助于构建安全、可信、高效的数字生态系统,在未来的发展中,我国应继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数据安全监管,推动数据安全产业发展,为数字时代的安全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标签: #中国网络数据安全法规定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