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企业合规审查在维护企业合法权益、防范法律风险、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为加强企业合规审查工作,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水平,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适用范围
本实施细则适用于我国境内各类企业,包括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企业应按照本实施细则的要求,建立健全合规审查制度,确保企业经营活动合法合规。
合规审查原则
1、合法性原则:企业经营活动应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不得违反国家政策。
2、全面性原则:合规审查应覆盖企业各项业务领域,确保企业经营活动合法合规。
3、及时性原则:合规审查应实时跟进企业经营活动,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4、保密性原则:合规审查过程中,企业应保护商业秘密,确保信息安全。
1、法律法规合规性审查:审查企业经营活动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
2、公司章程合规性审查:审查企业经营活动是否符合公司章程规定。
3、内部控制制度合规性审查:审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是否存在漏洞。
4、合同、协议合规性审查:审查企业签订的合同、协议是否合法有效,是否存在潜在风险。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5、财务、税务合规性审查:审查企业财务、税务管理是否符合国家规定,是否存在违规行为。
6、知识产权合规性审查:审查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措施是否到位,是否存在侵权行为。
7、环境保护合规性审查:审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是否符合国家环保要求,是否存在污染排放问题。
8、员工权益合规性审查:审查企业员工权益保护措施是否落实,是否存在违规用工行为。
合规审查程序
1、合规审查启动:企业应设立合规审查机构,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合规审查工作。
2、合规审查实施:合规审查机构应组织相关人员对企业各项业务领域进行合规审查。
3、合规审查报告:合规审查结束后,合规审查机构应出具合规审查报告,明确合规性结论及改进措施。
4、合规整改:企业应根据合规审查报告,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确保经营活动合法合规。
5、合规审查跟踪:企业应定期对合规审查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确保整改措施落实到位。
合规审查责任
1、企业法定代表人对本企业合规审查工作负总责。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企业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合规审查工作负直接责任。
3、合规审查机构对合规审查工作负有监督、协调、指导职责。
4、员工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自觉履行合规审查义务。
附则
1、本实施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本实施细则由企业合规审查机构负责解释。
3、本实施细则未尽事宜,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执行。
通过本实施细则的实施,旨在提高企业合规审查水平,强化企业内部控制,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标签: #合规审查实施细则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