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道德与法治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法治意识的重要途径,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新课标下,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包括哪些内容?如何进行教学设计?本文将从核心素养的内涵、具体内容以及教学设计策略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内涵
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道德品质、法治观念和法治能力等方面的素质,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道德品质:诚信、友善、敬业、宽容、公正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法治观念: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依法维权等。
3、法治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沟通协调、自我保护等。
1、道德品质
(1)诚信:诚实守信,言行一致,不欺骗他人。
(2)友善:关心他人,乐于助人,善于与人相处。
(3)敬业:勤奋学习,努力工作,追求卓越。
(4)宽容:理解他人,包容差异,化解矛盾。
(5)公正:公平公正,不偏不倚,维护正义。
2、法治观念
(1)尊重法律:认识到法律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尊重法律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
(2)遵守法律: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维护社会秩序。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维护法律:勇于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敢于同违法行为作斗争。
(4)依法维权:学会运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维护自身权益。
3、法治能力
(1)分析问题:能够从法律角度分析问题,找出问题的本质。
(2)解决问题: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沟通协调:学会与他人沟通,善于协调,促进和谐。
(4)自我保护:掌握法律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教学设计策略
1、注重实践,强化体验
(1)开展道德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道德品质的重要性。
(2)组织法治教育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法治观念和法治能力。
2、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3、注重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1)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开展角色扮演等活动,提高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
4、强化评价,促进成长
(1)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关注学生道德品质和法治能力的提升。
(2)定期进行反思,总结教学经验,不断优化教学设计。
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下,教师应关注核心素养的内涵和具体内容,运用科学的教学设计策略,提高道德与法治教育质量,为学生成为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的公民奠定坚实基础。
标签: #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包括哪些内容新课标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