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政务数据是政府治理的重要资源,对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为规范政务数据管理,保障政务数据安全,促进政务数据共享和开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现制定《政务数据管理规定(2023版)》。
总则
(一)立法目的
1、规范政务数据管理,提高政务数据质量和安全水平;
2、促进政务数据共享和开放,推动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
(二)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各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公共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在政务数据管理活动中产生的数据。
(三)基本原则
1、依法管理:遵循法律法规,确保政务数据管理合法、合规;
2、安全保密:保障政务数据安全,防止数据泄露、篡改和破坏;
3、共享开放:推动政务数据共享和开放,促进数据资源整合和利用;
4、分级分类:根据数据敏感程度和重要程度,对政务数据进行分级分类管理;
5、责任追究:明确政务数据管理责任,强化责任追究。
政务数据管理
(一)数据采集
1、采集原则:遵循必要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原则,确保采集的政务数据真实、完整、准确。
2、采集方式:采用电子化、信息化手段,实现政务数据采集的自动化、智能化。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二)数据存储
1、存储原则:遵循安全性、可靠性、可扩展性原则,确保政务数据存储安全、稳定、可靠。
2、存储方式:采用分布式存储、云存储等技术,实现政务数据存储的分散化、集中化。
(三)数据共享
1、共享原则:遵循共享自愿、互惠互利、安全可控原则,推动政务数据共享。
2、共享方式:通过政务数据共享平台,实现政务数据跨部门、跨层级、跨地域共享。
(四)数据开放
1、开放原则:遵循公开透明、安全可控原则,推动政务数据开放。
2、开放方式:通过政务数据开放平台,向社会公众提供政务数据查询、下载等服务。
(五)数据安全
1、安全原则:遵循安全防护、风险评估、应急处置原则,保障政务数据安全。
2、安全措施:采用加密、脱敏、访问控制等技术手段,加强政务数据安全防护。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责任追究
(一)政务数据管理责任人
各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公共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在政务数据管理活动中,应当明确政务数据管理责任人,负责政务数据管理工作的组织实施。
(二)责任追究
1、对违反本规定的,由相关部门依法予以查处;
2、对因政务数据管理不善,导致数据泄露、篡改、破坏等安全事故的,依法对相关责任人追究责任;
3、对在政务数据管理工作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处分。
附则
(一)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二)本规定由国务院负责解释。
(三)本规定未尽事宜,依照有关法律法规执行。
标签: #政务数据管理规定最新版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