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安全事故等级划分的背景
安全事故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由于管理不善、设备故障、人为操作失误等原因,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污染等不良后果的事件,为加强安全生产管理,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我国制定了安全事故等级划分标准,明确了不同等级安全事故的处理程序和责任追究。
安全事故等级划分标准的规定机构
我国安全事故等级划分标准由以下机构规定:
1、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国家安监总局”):作为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发布全国性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
2、地方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根据国家安监总局的授权,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包括安全事故等级划分标准的制定和实施。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行业主管部门:根据国家安监总局的授权,负责本行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包括安全事故等级划分标准的制定和实施。
4、企事业单位:根据国家安监总局和行业主管部门的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事故等级划分标准。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我国将安全事故分为以下四个等级:
1、一般事故: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较大事故: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重大事故: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4、特别重大事故: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安全事故等级划分标准的应用
1、事故报告: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应当立即如实向事故发生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事故报告内容应当包括事故等级、事故原因、事故经过、事故损失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事故调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事故调查组应当根据事故等级划分标准,对事故原因、责任进行认定。
3、事故处理:根据事故等级划分标准,对事故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一般事故由事故发生单位自行处理;较大事故由事故发生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处理;重大事故和特别重大事故由国家安监总局或者国务院授权的有关部门处理。
我国安全事故等级划分标准及规定机构对于加强安全生产管理、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应认真贯彻执行,确保安全事故等级划分标准的正确实施。
标签: #安全事故等级划分标准以上包括本数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