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背景与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已成为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数据安全风险也随之增加,为保障数据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我国于2021年6月10日颁布了《数据安全法》(以下简称《数据安全法》),本文将深入解析《数据安全法》的主要内容,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有益参考。
数据安全法要点
1、定义数据安全
《数据安全法》明确指出,数据安全是指通过采取必要措施,确保数据处于有效保护和可控状态,避免数据遭到非法收集、利用、处理、存储、传输、删除等行为,保障数据权益人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数据分类分级
《数据安全法》将数据分为两大类:一般数据和重要数据,一般数据是指与个人、企业、国家等相关的各类数据,重要数据是指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利益、个人隐私等领域的核心数据。
3、数据安全保护义务
(1)数据控制者义务
数据控制者应当建立健全数据安全管理制度,明确数据安全责任,采取必要措施保障数据安全,具体包括:
①收集、使用数据时,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
②对数据采取加密、脱敏等技术手段,防止数据泄露;
③定期开展数据安全风险评估,及时整改安全隐患;
④对数据安全事件进行报告、调查、处理,并采取补救措施。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数据处理者义务
数据处理者应当依法履行数据安全保护义务,具体包括:
①与数据控制者签订数据处理协议,明确数据安全责任;
②对数据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保障数据安全;
③在数据处理过程中,不得篡改、损毁、泄露数据;
④在数据传输、存储、删除等环节,采取必要措施保障数据安全。
4、数据安全事件应对
《数据安全法》要求,数据控制者、数据处理者应当建立健全数据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及时应对数据安全事件,具体包括:
(1)数据安全事件报告:发现数据安全事件后,应当在规定时间内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数据安全事件调查:对数据安全事件进行调查,查明原因,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3)数据安全事件处理:对数据安全事件进行处理,包括采取补救措施、恢复数据、消除影响等;
(4)数据安全事件责任追究:对数据安全事件的责任人依法进行追究。
5、数据安全监督检查
《数据安全法》规定,国家网信部门负责全国数据安全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监督管理,地方网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数据安全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监督管理,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依法对数据安全进行监督检查。
《数据安全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数据安全治理迈入新阶段,在新时代背景下,相关从业人员应充分认识数据安全的重要性,严格遵守《数据安全法》规定,共同维护国家数据安全。
标签: #数据安全法要点图解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