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概述
为加强银行业数据治理,提高数据管理水平,保障金融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结合银行业实际,制定本考核办法。
考核原则
1、风险导向:以风险防控为核心,强化数据治理与风险管理的融合。
2、全面覆盖:覆盖银行业数据治理的各个环节,确保数据安全、合规、高效。
3、分级分类:根据银行业务类型、规模、风险等级等因素,实施差异化考核。
4、实事求是:考核结果客观公正,真实反映银行业数据治理水平。
1、数据安全
(1)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数据安全管理制度,明确数据安全责任。
(2)数据安全防护措施: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数据安全,包括物理安全、网络安全、应用安全等。
(3)数据安全事件应对:制定数据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及时处理数据安全事件。
2、数据质量
(1)数据质量标准:制定数据质量标准,确保数据准确性、完整性和一致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数据质量监控:建立数据质量监控体系,定期评估数据质量。
(3)数据质量改进:针对数据质量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进。
3、数据治理
(1)数据治理组织架构:建立健全数据治理组织架构,明确数据治理职责。
(2)数据治理流程:优化数据治理流程,提高数据治理效率。
(3)数据治理工具:选用先进的数据治理工具,提升数据治理能力。
4、数据合规
(1)数据合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数据合规管理制度,确保数据合规使用。
(2)数据合规审查:对数据合规使用进行审查,防止违规行为。
(3)数据合规培训:加强数据合规培训,提高员工数据合规意识。
考核方法
1、自我评估:银行业机构根据考核内容,开展自我评估,形成自评报告。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专家评审:监管部门组织专家对银行业机构自评报告进行评审。
3、实地检查:监管部门对银行业机构进行实地检查,核实自评报告的真实性。
4、数据分析:利用大数据技术,对银行业数据进行分析,评估数据治理水平。
考核结果运用
1、考核结果与银行业机构监管评级挂钩,作为监管部门实施差异化监管的重要依据。
2、对考核结果优秀的银行业机构,给予政策支持;对考核结果较差的银行业机构,采取监管措施。
3、考核结果作为银行业机构内部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
附则
1、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本办法由监管部门负责解释。
3、本办法未尽事宜,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执行。
银行业数据治理考核办法的出台,旨在全面提高银行业数据管理水平,保障金融安全,银行业机构应认真贯彻落实本办法,切实加强数据治理,为我国金融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标签: #银行业数据治理考核办法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