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混合式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我国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了进一步推动混合式教学的发展,提高我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水平,第五届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应运而生,本文将深入解读本次大赛的评审标准,为参赛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评审标准概述
第五届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评审标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量:
1、教学目标明确性
2、教学内容合理性
3、教学方法创新性
4、教学资源丰富性
5、教学评价科学性
6、教学实施可行性
7、教学效果显著性
具体评审标准详解
1、教学目标明确性
(1)教学目标应与国家教育政策、课程标准相一致,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教学目标应具有明确、具体、可操作的特点,便于教师和学生把握;
(3)教学目标应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发展需求相匹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教学内容合理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教学内容应与专业特点相结合,体现课程体系的整体性和连贯性;
(2)教学内容应涵盖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教学内容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教学方法创新性
(1)教学方法应具有创新性,体现现代教育理念;
(2)教学方法应灵活多样,适应不同教学环节和教学对象;
(3)教学方法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和创新能力。
4、教学资源丰富性
(1)教学资源应包括教材、课件、案例、实验、网络资源等,满足教学需求;
(2)教学资源应具有多样性、丰富性和实用性,提高教学效果;
(3)教学资源应注重知识产权保护,避免侵权行为。
5、教学评价科学性
(1)教学评价应具有科学性、客观性和公正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教学评价应涵盖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全面反映教学效果;
(3)教学评价应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6、教学实施可行性
(1)教学实施计划应具有可行性,包括教学进度、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
(2)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具备相应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资源;
(3)教学实施应注重教学效果,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
7、教学效果显著性
(1)教学效果应具有显著性,体现在学生的学习成绩、综合素质、创新能力等方面;
(2)教学效果应具有可持续性,关注学生的长期发展;
(3)教学效果应具有推广价值,为其他教师提供有益借鉴。
第五届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评审标准旨在推动我国高校混合式教学的发展,提高教学设计水平,参赛者应认真研读评审标准,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设计出具有创新性、实用性和推广价值的教学方案,相信通过本次大赛,我国高校混合式教学将迈向新的高度。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