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随着我国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深入,数据已成为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为规范数据资产管理,提高数据资源利用效率,我国制定了《数据资产管理国家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该标准旨在构建数据资产价值体系,推动数据资源在全社会的共享、开放和高效利用,为我国数字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数据资产管理国家标准概述
《数据资产管理国家标准》是我国首个针对数据资产管理的国家标准,于2020年12月1日正式实施,该标准规定了数据资产管理的范围、原则、要求、流程和保障措施等内容,为数据资产管理提供了全面、系统的指导。
1、范围
《数据资产管理国家标准》适用于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各类数据资产拥有者,涵盖了数据资产的定义、分类、评估、存储、处理、共享、开放、安全等方面。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原则
(1)统一规划、分级管理:数据资产管理应遵循统一规划、分级管理原则,确保数据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
(2)开放共享、安全可控:数据资产管理应遵循开放共享、安全可控原则,推动数据资源在全社会的共享、开放和高效利用。
(3)依法依规、保障权益:数据资产管理应遵循依法依规、保障权益原则,确保数据资源的合法合规使用。
3、要求
(1)数据资产分类:将数据资产分为基础数据、业务数据、公共数据等类别,明确各类数据资产的管理要求和流程。
(2)数据资产评估:建立数据资产评估体系,对数据资产的价值、风险、合规性等进行综合评估。
(3)数据资产存储: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数据存储技术,确保数据资产的安全、可靠、高效存储。
(4)数据资产处理:遵循数据生命周期管理原则,对数据资产进行采集、存储、加工、分析和应用等处理。
(5)数据资产共享:建立健全数据共享机制,推动数据资源在全社会的共享、开放和高效利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6)数据资产开放:鼓励数据资源开放,促进数据创新和产业发展。
4、流程
(1)数据资产梳理:对数据资产进行全面梳理,明确数据资产的范围、类别、属性等信息。
(2)数据资产评估:对数据资产进行评估,确定数据资产的价值、风险、合规性等。
(3)数据资产存储: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数据存储技术,确保数据资产的安全、可靠、高效存储。
(4)数据资产处理:遵循数据生命周期管理原则,对数据资产进行采集、存储、加工、分析和应用等处理。
(5)数据资产共享:建立健全数据共享机制,推动数据资源在全社会的共享、开放和高效利用。
(6)数据资产开放:鼓励数据资源开放,促进数据创新和产业发展。
5、保障措施
(1)政策法规保障:建立健全数据资产管理政策法规体系,确保数据资产管理的规范、有序。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技术保障:采用先进的数据管理技术,提高数据资产管理的效率和安全性。
(3)组织保障:建立健全数据资产管理组织架构,明确数据资产管理职责和权限。
(4)人才保障:培养数据资产管理专业人才,提高数据资产管理水平。
数据资产管理国家标准的意义
《数据资产管理国家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我国数据资产管理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1、推动数据资源高效利用:通过数据资产管理,提高数据资源的利用效率,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促进数据共享开放:推动数据资源在全社会的共享、开放和高效利用,激发数据创新活力。
3、提升数据安全保障:建立健全数据安全保障体系,确保数据资产的安全、可靠、可控。
4、推动数字化转型:数据资产管理是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基础,有助于推动我国数字化发展。
《数据资产管理国家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我国数据资产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数据资产管理国家标准》,推动数据资源在全社会的共享、开放和高效利用,为我国数字化发展贡献力量。
标签: #数据资产管理国家标准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