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已成为国家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我国《网络安全法》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提出了明确的法律要求,以保障国家网络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本文将根据网络安全法的规定,探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应当履行的法定义务与责任。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的法定义务
1、依法开展网络安全保护工作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根据《网络安全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应当依法开展网络安全保护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建立健全网络安全管理制度,明确网络安全责任,落实网络安全保护措施;
(2)制定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及时应对网络安全事件;
(3)开展网络安全培训和宣传,提高员工网络安全意识;
(4)配合网络安全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如实提供有关资料。
2、加强网络安全技术研发与应用
《网络安全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应当加强网络安全技术研发与应用,提高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具体要求如下:
(1)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网络安全技术;
(2)引进、消化、吸收国际先进的网络安全技术;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推广使用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网络安全产品和服务;
(4)积极参与网络安全技术标准的制定。
3、保障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稳定运行
《网络安全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应当保障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稳定运行,具体要求如下:
(1)确保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硬件、软件、数据等安全可靠;
(2)定期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
(3)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进行安全评估,确保其符合国家网络安全要求;
(4)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进行安全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网络安全威胁。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的法律责任
1、违反网络安全保护义务的法律责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网络安全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未履行网络安全保护义务的,由有关主管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或者情节严重的,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并可以暂停相关业务、吊销相关许可证或者暂停运营。
2、网络安全事件的法律责任
《网络安全法》第六十五条规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未按照规定报告网络安全事件的,由有关主管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或者情节严重的,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并可以暂停相关业务、吊销相关许可证或者暂停运营。
3、网络安全风险评估的法律责任
《网络安全法》第六十六条规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未按照规定进行网络安全风险评估的,由有关主管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或者情节严重的,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并可以暂停相关业务、吊销相关许可证或者暂停运营。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在网络安全法的规定下,肩负着保障国家网络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的重大责任,只有切实履行法定义务,加强网络安全保护,才能确保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稳定运行,对于违反网络安全法的行为,将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标签: #网络安全法规定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在什么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