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是培养学生成为具有道德品质、法治观念和公民素养的重要课程,新课标对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培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本文将从道德、法治和公民素养三个方面展开教学设计,以期提高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道德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了解道德的基本概念和道德规范;
(2)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3)提高学生道德判断和道德实践能力。
2、教学内容
(1)道德基本概念:诚实、善良、公正、勇敢、宽容等;
(2)道德规范:尊重他人、关爱社会、承担责任、遵纪守法等;
(3)道德实践案例:孝敬父母、关爱他人、诚信考试等。
3、教学方法
(1)讲授法:讲解道德基本概念和道德规范;
(2)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道德实践案例,提高道德判断和道德实践能力;
(3)实践法: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道德品质。
4、教学评价
(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和实践活动;
(2)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道德实践案例的完成情况;
(3)道德素养评价: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了解学生的道德素养。
法治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了解我国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和主要法律法规;
(2)培养学生树立法治观念,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3)提高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内容
(1)我国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宪法、行政法、民法、刑法、诉讼法等;
(2)主要法律法规:宪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
(3)法治实践案例:交通安全、环境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等。
3、教学方法
(1)讲授法:讲解法律体系、法律法规和法治实践案例;
(2)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法治实践案例,提高法律知识运用能力;
(3)辩论法:组织学生就法治问题进行辩论,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
4、教学评价
(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和辩论;
(2)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法治实践案例的分析和辩论稿的撰写;
(3)法治素养评价: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了解学生的法治素养。
公民素养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集体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
(3)提高学生参与社会事务、表达意见的能力。
2、教学内容
(1)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言论自由、选举权、受教育权等;
(2)社会责任感、集体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
(3)参与社会事务、表达意见的途径和方法。
3、教学方法
(1)讲授法:讲解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社会责任感、集体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
(2)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体验社会事务的参与和表达意见的过程;
(3)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公民素养。
4、教学评价
(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角色扮演和实践活动;
(2)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参与社会事务、表达意见的成果;
(3)公民素养评价: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了解学生的公民素养。
本文从道德、法治和公民素养三个方面进行了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教学设计,旨在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法治观念和公民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标签: #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包括哪些内容新课标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