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背景
为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规范国有资产配置、使用和处置行为,提高国有资产管理效率,保障国有资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有资产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及管理办法。
适用范围
本制度及管理办法适用于各级各类行政事业单位,包括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机构,以及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
资产管理原则
(一)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原则,各级政府应当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管理,明确各部门、各单位的资产管理职责,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二)权责明确、公开透明原则,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明确资产管理的权责,确保资产管理的公开透明。
(三)合理配置、高效利用原则,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合理配置国有资产,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四)规范处置、保值增值原则,行政事业单位应当规范资产处置行为,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资产管理职责
(一)各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负责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指导、监督、检查下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
(二)行政事业单位:负责本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确保资产安全、高效利用。
(三)财政部门:负责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
资产配置与使用
(一)资产配置,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合理配置国有资产,资产配置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需求导向原则,资产配置应当以满足单位职责和业务发展需要为出发点。
2、效率优先原则,资产配置应当以提高资产使用效率为首要目标。
3、公开透明原则,资产配置应当公开透明,接受监督。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二)资产使用,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资产使用管理制度,确保资产安全、高效利用。
1、严格审批,资产使用应当经过严格审批,确保资产使用符合规定。
2、定期检查,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定期对资产使用情况进行检查,确保资产使用合规。
3、信息化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资产使用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资产处置
(一)资产处置原则,行政事业单位应当遵循以下原则进行资产处置:
1、公开、公平、公正原则,资产处置应当公开、公平、公正,接受社会监督。
2、合理定价原则,资产处置应当合理定价,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3、优先处置原则,行政事业单位应当优先处置闲置、低效、过时的资产。
(二)资产处置程序,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处置应当遵循以下程序:
1、制定处置方案,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根据资产实际情况,制定资产处置方案。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审批,资产处置方案应当经过单位负责人审批。
3、实施处置,行政事业单位应当依法依规实施资产处置。
4、资产处置结果备案,资产处置结果应当及时备案。
监督检查
(一)各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应当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监督检查,确保资产管理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二)财政部门应当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监督检查,对违反资产管理制度的行为进行查处。
法律责任
行政事业单位违反本制度及管理办法,造成国有资产损失的,依法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附则
本制度及管理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有关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规章制度与本制度及管理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制度及管理办法为准。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