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静脉给药技术操作
1、选择合适的静脉: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静脉,如肘正中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等,选择时应注意血管的粗细、弹性、是否易滑动等因素。
2、遵循无菌操作原则:操作前洗手,戴手套,确保环境清洁,注射部位消毒,从中心向外环形消毒,直径大于5cm。
3、静脉穿刺:采用正确的穿刺方法,如直刺法、斜刺法等,穿刺时,嘱患者握拳,注射针与皮肤成15°~30°角进针。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4、静脉输液:穿刺成功后,将注射针与输液器连接,调整滴速,观察患者反应。
5、输液过程中的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出现不适,及时调整滴速或停止输液。
静脉给药并发症及预防措施
1、静脉炎
(1)并发症:局部红、肿、热、痛,严重时可出现脓肿、败血症等。
(2)预防措施:
1)选择合适的静脉,避免反复穿刺同一部位。
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
3)注射完毕后,用无菌敷料覆盖穿刺部位,保持干燥。
4)合理调整滴速,避免长时间输液。
5)加强护理,定期更换敷料。
2、静脉栓塞
(1)并发症:局部疼痛、肿胀,严重时可引起肺栓塞、深静脉血栓等。
(2)预防措施: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选择合适的静脉,避免反复穿刺同一部位。
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
3)注射完毕后,用无菌敷料覆盖穿刺部位,保持干燥。
4)加强护理,定期更换敷料。
5)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出现不适,及时调整滴速或停止输液。
3、静脉注射部位感染
(1)并发症:局部红、肿、热、痛,严重时可引起败血症等。
(2)预防措施: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
2)注射完毕后,用无菌敷料覆盖穿刺部位,保持干燥。
3)加强护理,定期更换敷料。
4)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出现不适,及时调整滴速或停止输液。
并发症处理流程
1、静脉炎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局部热敷:用温热毛巾敷于患处,每次15~20分钟,每日2~3次。
(2)抗炎治疗:根据病情,可选用抗生素、非甾体抗炎药等。
2、静脉栓塞
(1)卧床休息:减少活动,避免加重病情。
(2)抗凝治疗:根据病情,可选用肝素、华法林等。
(3)溶栓治疗: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3、静脉注射部位感染
(1)局部消毒:用碘伏等消毒剂清洁局部。
(2)抗感染治疗:根据病原菌选用抗生素。
(3)加强护理,定期更换敷料。
静脉给药技术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了解静脉给药技术操作及并发症预防措施,对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痛苦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操作中,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并发症,确保患者安全。
评论列表